下排左起第二幅是“囧”字。
77岁老人创“汉字彩画”
是字不像字 是画又像字 象形又表意 绚丽而精致
昨天,市民记者lucy20080404在汉网市民记者栏目发帖称,华师有位老人,对每一个象形字,都可以用画面表现出意思。寥寥几笔,可以解读汉字渊源。老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创意:用水彩笔创作“汉字画”
这位老人名叫张威铭,77岁,住华中师范大学家属楼。他原是武汉教学仪器厂高级工程师。
操一口标准普通话,昨天中午,谈起创作“汉字画”初衷,张老绘声绘色。退休后,他一直对模型等特别感兴趣,因为做了一辈子这行,“我从16岁开始做医学模型!”
每看到一样东西,就会联想到模型。去年冬天,张老看到两本关于“汉字画”的书籍,即将每个汉字,用画的形式展现,四分字六分画,表达出汉字的意思。不过,这本书上的汉字画全是黑白钢笔画,注释也是照搬字典。“我就想,能否用水彩笔、水粉笔,来创作汉字画,彩色的,这不是更有味道么?”说干就干。
创作:6个月诞生108幅画
寒冬时节,张老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对”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汉字画。记者看到,其画的一只手握着一盏灯。张老解释,这和甲骨文中的“对”字有几分相似,对就是正确的意思。第一天创作出初稿,还要添加背景以及汉字的注解。
当晚,张老冥思苦想这个字的注解。次日早上6点钟,来了灵感,起床挥笔而就:手持一盏灯,照亮善真美。他为这个注解,兴奋好几天,“有光,有了方向,也就走上正道。这就是‘对’的含义。”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查字典,摸索汉字结构形状,随后进行创作。同为武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成员的老伴酷爱布艺、脸谱,也经常给他一些提示。半年时间,张老创作出108幅彩色“汉字画”,堆在一起像一本厚厚词典。
计划:编辑成册出版
创作“汉字画”难不难?当着记者的面,张老演示了一遍他曾经创作过的“囧”字。
这个字的组成很有意思,“八”似眉眼,“口”似嘴,因此被网友赋予郁闷、尴尬、困惑之义。那么,张老又是如何创作并解读的呢?
铺开裁好的A4大小卡纸,他先用铅笔打起底稿。不一会,大概轮廓就出来。他边修改边介绍,“囧的甲骨文是一扇有交叉纹路的窗子,你看,也就是中间的这个圆形图案。这个字原本是指窗户玲珑透亮,为了表现‘明亮’,我在甲骨文后面加上明月星辉,好像把这个圆圆的窗户照亮了。”随后,张老将彩色炳稀颜料打开,拿出水彩笔给图上色。
画成了,还要添加注解。张老在下面写道:月光洒窗前,举头望婵娟。“我对这个字的理解,就是希望人们在苦恼中,类似纷繁复杂的窗户,想到肯定会有一轮明月照进来的!”他笑着解释。整个创作过程仅用20分钟。而在实际创作中,一般一个字需要两天左右时间。有时不满意,还要撕毁重新创作。
张老说,经常动脑,老人才能保持年轻的心。2003年,张老独创透雕人物,整个雕塑呈立体袋状物构成,栩栩如生。他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雕刻雕塑作品列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张老还想解读成语,也是采用画的形式,带故事性,让小孩子也可以读懂。等创作达到一定数量,将和汉字画一起编辑成画册出版。(记者 胡义华 实习生 唐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