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监控还原唐山中学遭遇地震:学生3秒内避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6/2012 04:4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宿舍的6个男生还原地震发生时的座次

五年级2班班主任雷艳梅组织学生避险

初中部学生正在撤离

一楼楼道里,学生从两侧疏散

  除了闷热,这本该是个平淡无奇的上午。唐山英才学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常钊穿着白色短袖校服,坐在3楼教室靠窗那一列最后一个位子,有些出不上气。 他身旁放着一副拐杖。两周前,这个男生从宿舍上铺下来时摔坏了左脚,如今还打着石膏。

  中考即将到来,在刚刚开始的这堂物理课上,老师正带大家复习到电学章节。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巨响。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这个最初的信号,觉得它不过是楼下工地大货车经过的声音。

  课桌晃起来,连带着塑料杯里的白开水也跟着颤动,站在讲台上的物理老师向窗外望了望。跟着又是一次晃动,班里一个反应灵敏的男生喊道:“地震了!”

  一切发生在几秒钟之内。学校监控室里12块液晶监控屏幕,画面连着上下晃动了两次。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2012年5月28日10点22分42秒。

  地震后3分钟,这所学校2000多名师生有序撤离建筑物,无一伤亡。

  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这场地震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辖区和滦县交界,震级4.8级,震源深度8公里。北京、天津部分地区有震感。常钊就读的英才学校是一所民办校,位于唐山东南部的滦南县,震感很强烈。

  有专家表示,这场浅源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尽管那场里氏7.8级地震的力量已逐渐衰弱,但这个幽灵还将存在上百年。

  全校撤到操场后,董事长刘建凯发现了拄着拐杖站在班级队列最后的常钊。他疑惑地叫住校长张中山:“你看,这个学生,他是怎么出来的?”

  第一次晃动来临时,蔡瑞艳正在六年级3班监考数学。身处4楼的她下意识地朝窗外望了望,几个孩子停下了手里的笔看着她。

  约两秒钟后,第二次震动来了,她不由自主地“呦”了一声,伸出右手快速往下挥了几下,“快去蹲到桌子底下!”

  大部分学生在3秒钟内熟练地用双手抱头蹲下来,并把头埋在课桌下面的空间里。监控画面里只能看到他们撅起来的屁股。最胖的那个男生由于太急没蹲好,一屁股坐在地上。蔡瑞艳正要过去帮他,又发现最后一排的小男孩撒腿要从后门往外跑。

  “你瞎跑啥呀!你上那跑就跑出去了?你不快上桌子底下猫?”她颇具威严地抬起右手指着那孩子,一着急唐山土话也冒出来了。

  36年前大地震那天,12岁的蔡瑞艳被震得根本站不住,只能爬着往外撤,眼看着地面在眼前崩开一道道裂口。所以她知道,大震真的来临时,根本就动不了,何况又在4层,所以一定要先找好地方躲起来。

  而在楼下的五年级2班,蹲在桌子旁边的一个女生正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英语老师雷艳梅,“老师,怎么办?”几秒钟前,她还坐在椅子上做听力测试,“I am cooking there”,录音机里的女声刚刚结束,地震就来了。

  “别害怕别害怕别害怕。”工作刚刚一年的雷艳梅飞快地重复着这几个字。按照往日地震逃生演习时的做法,她把教室门打开,防止门框受挤压变形,导致无法打开门逃生。

  没想到,这个演习中重复了很多次的动作,却让教室里的小学生们骚动起来。有人开始哼哼,还有一个男孩把手从头顶上放下来,身子也从桌子底下探了出来。

  “别害怕别害怕别害怕,蹲好蹲好。”她赶紧回身嘱咐。事后,雷艳梅分析,孩子们可能怕老师不管他们,要一个人走。

  听到老师还在,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往课桌底下又钻了钻。还有一个蹲在桌子旁边的男孩,现在利索地搬出椅子,把头扎进课桌底下。

  广播里没有传出撤离的指示,雷艳梅只能站在楼道里观察情况,准备安排学生疏散。每隔几秒钟,就像对学生们证明自己还在似地,她便朝教室里说一句:“别动别动,就在桌子底下蹲着。别害怕别害怕,有我呢!”她的声音急促,并且有些颤抖。

  包括雷艳梅在内,这些新一代的唐山年轻人很少遇到震感如此强烈的地震。对于他们来说,1976年的大地震只存在于长辈的回忆和电影创作里。那已经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情。

  另一栋教学楼里,常钊所在的九年级2班有几个女生已经被“吓住了”,她们蹲在桌子旁不知道怎么办。物理老师守在教室门口,并让后排同学打开后门。

  常钊也有些不知所措。在同学们就地躲好时,他只能一手撑起拐杖,一手扶着桌子,用右腿费力地往下蹲。

  “坏了,跑不出去了。”这个念头飞快地压住了他。

  这是10点22分,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来了。

  出乎常钊意料的是,一个胖胖的身体朝他的头顶压了过来。当他反应过来时,才发现是坐在自己右边、同宿舍“最胖的那个”强智杰。担心天花板掉下来砸到没法躲避的常钊,强智杰单膝跪在地上,用上半身护住常钊的头。

  本来,撤退的命令应该从广播里传出来。可那一天九年级2班的喇叭不知道怎么没有声音。物理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班长去楼道上看其他班的情况。没过一会儿,他听到别的教室喇叭里传来一个男声:“同学们,地震已经过去了,赶紧撤离到操场。”

  “我听到撤退了!”班长回到教室里喊了一声。

  坐在第二排的孙鲲应该从离得比较近的前门跑出去,但在同学都站起来时,他突然跑到最后一排。这个宿舍里最高的男生什么也没说,就把常钊背在身上。同宿舍的赵英鹏坐在第一排,他回头一看,发现强智杰和坐常钊前排的赵一帆正把常钊往孙鲲身上扶,便也跑过来帮忙。同宿舍的第六个人、坐在右前方的刘自成则拿起常钊的拐杖。

  与此同时,正在小学部教学楼4层开会的学校领导也被震得站了起来。

  会议进入尾声,董事长刘建凯正要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可故事还没开头,坐在沙发上的他突然感觉到“一颠一晃”,这个曾做过10年消防兵的男人马上站起来。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地震了。”

  这是近年来刘建凯感受最强烈的一次地震。当然这无法和36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那时,刘建凯只有12岁。那天清晨,睡梦中的他突然感觉一阵“狂风暴雨、仿佛突然间雷电交加”般的巨响。刘建凯从家里跑出来,他家的房子倒了,街上站满了人。正在唐山搞建筑的父亲从4楼跳下来,被摔得遍体鳞伤,至今留有后遗症。

  有了这段经历,他特别重视防火和防震演习。半个月前,“5·12”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那天,学校刚刚进行了一次防震演习。

  “别急,镇定!马上到各学部。”刘建凯说完这两句话,所有人开始往外走。

  校长张中山出了小学部教学楼,着急往初中部赶。按照往日的演习预案,小学部和初中部要分别撤离到小学操场和初中操场。但初中生才搬到新教学楼没多久,而且七八年级的同学正在考试,监考老师并不是他们熟悉的班主任,张中山担心可能会出乱子。

  分管小学部的朱黎明则先去疏散同样位于4层的六年级。当时,在六年级2班上课的是一位刚到学校没多久的菲律宾外教。她让学生们蹲下,但是忘记了开门。两个胆子大的男生不太听指挥,很快就站了起来。

  这个班的班主任刘连娜正在隔壁上数学课。她安顿好那里的学生,想起来自己班是外教在上课,来不及放下手里的数学卷子,就跑回六年级2班,推开门,指着站起来的几个学生让他们蹲下,然后又回到隔壁。

  那天,小学部的广播室没人值班,所以并没有像演习时安排的那样传出撤离的指令。当其他班级已经开始疏散时,那位外教还在等待指示,学生们躲在桌子底下没动。朱黎明恰好从门口经过,冲他们招了下手,“赶紧撤离!”

  接着,朱黎明又去了3楼。学校里的一个干事正守在那里,看见他后便急急地说:“这边已经撤完了,对面也已经撤完了。”两个人一起下到教学楼东门口,那里也有一个学生的脚受伤了,班主任扶着他往操场上跑。

   12下一页

  

  初中部这边,孙鲲正背着常钊,避开人流集中的前门,从后门跑出去。这个不善言辞的男孩后来说,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是觉得常钊腿脚不便,不能把他留在教室里,教室里有危险。

  孙鲲等人的位置正处于教室摄像头的死角,所以并没有出现在九年级2班的监控录像里。6个人的身影真正闪现在屏幕上时,他们已经在3楼楼道里,孙鲲背着常钊在最前面,强智杰等4个人从后面小跑着追上来。屏幕上显示的时间是10点25分02秒。

  这是地震发生后两分多钟。九年级的同学已经从两侧楼梯疏散。常钊他们身后只有空荡荡的楼道,没有一个学生。

  按照以前的演习,九年级2班的撤离路线是走教学楼的主楼梯,出楼门往西撤,最后到初中操场国旗杆左侧站队。

  孙鲲背着常钊走在最前面,刘自强在左侧拿着拐杖,赵一帆、赵英鹏和强智杰在他们后面护着,防止有人从后面跑上来撞到常钊。

  实际上,他们是教学楼里最后撤离的学生。经过3楼楼梯口时,守在那里的九年级2班班主任郑新利看到他们很惊讶。这几个学生在班里都算不上出色,学习成绩最好的孙鲲,也不过排名中等。胖胖的强智杰平时有点“懒”,不过和同学的关系很好。倒是赵一帆有点内向,有时在课上还会偷偷摸摸写玄幻小说。

  这些每天都会被批评一两次的学生经过郑新利身边时,他有点激动,声音有些哑。

  很多地方和演习时都不一样了。信息室来不及摁响防空警报。由于那天教学楼里有考试,广播系统全部关闭。据信息室一位值班工作人员说,等到开机后播出第一条指令,10点23分已经快要过去。

  撤离的指示重复了三四遍,可由于不是一套广播系统,小学部教学楼并没有收到广播撤离的指示。这时,雷艳梅还站在楼道里,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她重复着“别害怕”这几个字,也用这种方式让自己镇静下来,但在监控录像里,她的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这个毕业没多久的女老师只是听爷爷奶奶讲过1976年地震的事情。每到7月28日,奶奶还会唠叨几句。那时她觉得,唐山虽然是多震区,但“这都是多远的事了”,怎么可能还发生呢。

  10点23分33秒,画面中的雷艳梅闪进半个身子,右手朝屋里做了个手势,“来来来往外走,别害怕别害怕,别着急别着急!抱着头,挨着!挨着!不要乱不要乱!”

  学生们双手抱着头,从前后门分别撤离。一个学生经过门口时突然拽住雷艳梅的衣服不肯走,要跟她在一起。

  “没事,快走!别害怕,老师一会儿就过去。”她知道,孩子们在前面经过的每个楼梯口,都会有老师把守,防止发生踩踏。因此,孩子们往前走会比和她在一起更安全。

  雷艳梅走在学生们后面,顺便看了眼经过的几个班里是否还有人。她记得撤离的路上,还有一个同学对她说了句:“老师,快走快走!”

  这时,孙鲲已经背着常钊小跑着下到了2楼。怕碰到常钊的腿,孙鲲下楼梯时都拐大弯。他已经满头是汗,趴在后面的常钊感觉孙鲲的后背很热。

  强智杰提议换着背。孙鲲说,赶紧走,时间不够了,再换对常钊不好。大家就在后面给他喊“加油”。

  事后,常钊回忆,虽然住在同一个宿舍,但他从来没见过孙鲲的表情那么严肃过。“我好奇孙鲲怎么跑那么快,哪来的力气背着我?下楼跟跳下去似的。平常他的劲儿没那么大。”

  6个人的身影出现在2楼楼梯口的监控录像里,是10点25分27秒。出现在一楼大厅是25分43秒。6个人用40多秒的时间走完了从3楼下来的50多级台阶。

  一路上,常钊紧紧抱住孙鲲,不停地说谢谢,眼圈也红了,最后还是忍不住流泪。他第一次在宿舍这些哥们面前哭了。

  当他们经过教学楼大门时,监控录像里记录的时间是10点25分48秒,这时距地震发生3分钟。

  从教室到初中操场大概只有两百多米,对于刚刚参加完中考体育1000米考试的这些男生来说算不上什么,但这3分钟却让强智杰觉得很漫长。

  刚到这所学校时,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他没太把演习当回事。“整这么逼真有没有啥必要?”防空警报响起时,偶尔几次他还会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一次演习时,由于疏散和撤离时拖拉,校长要求学生全部返回教室,重来一遍。后来,张中山站在操场上,从唐山大地震讲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不具有可控性,谁能想到唐山大地震,一夜20多万同胞?谁又能想到汶川地震,会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他说完,台下的学生表情严肃起来。

  事实上,不仅是学生,对于平均两周一次的演习,老师也有一些意见,觉得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学期进行两到三次演习即可,但董事长刘建凯却坚持平均两周一次,还写进了教学大纲。

  张中山曾听到有老师抱怨:“是不是搞得太频繁了?”“到底是今天有震啊?还是明天有火啊?”

  3年前他刚到唐山这所学校工作时,也对演习颇有看法。这个辽宁锦州人觉得地震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事”,不太可能在身边发生。

  “是不是搞得太过了?”他有过这样的疑惑,只是没和刘建凯直接表示过。

  不久后,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一次3点几级的小型地震,张中山办公室的窗户“嘎巴嘎巴”直响。他听说丰南有的学校教室里,电脑机箱都倒了。

  那次地震中,张中山注意到,小学部一位女老师的脸色不太好看。36年前,她在一片漆黑中醒来时,已经被埋在房子下面。要不是爷爷顺势搂了她一把,她有可能就被倒下的房子砸中了。但她的父亲却被埋在另外一间房里遇难了。

  这位女老师说,每当提到地震,自己的心就像“揪在一起,怦怦乱跳”。张中山明白,对于这些唐山人来说,地震代表着一段难以释怀的伤痛以及对生命的敏感。

  在这所学校里,有类似记忆的不止一人。校长办公室主任贾凤淑在1976年那会儿还是一名乡镇教师。大地震那个清晨,她被地光晃醒,以为是教室里的灯没有关。没过一会儿,窗外就传来“轰轰”声,床也开始摇晃。她用尽全力刚把已经变形的门打开,就被一股力量甩了出去。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房子在她身后塌了。

  学校里的那棵大树从根底下汩汩往外冒黑水,传达室的老大爷哭丧着脸喊着:“完啦,都死了都死了。”

  大地震中,有4个学生被倒塌的宿舍压死。其中一具尸体是贾凤淑背到卡车上的。刚要站起来时,她还被尸体压得趴在了地上。

  “都说死人沉死人沉,没有这个经历,不会知道。”她回忆完,长长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抱紧了胳膊。

  这些经历让他们成为逃生演习忠实的拥护者。在这些老师看来,必须让下一代了解这些历史,让孩子们有所准备,不管以后在哪里生活,一旦再发生地震,知道如何面对、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但是对于学校里的2000多名学生来说,地震已经是上一代人的事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强智杰的奶奶看着电视新闻,念叨起当年地震后刨草根吃的事。但强智杰觉得这些距离他很遥远,他不太感兴趣。

  不过,他们还是习惯了演习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了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宿舍或者是走在校园里,一听到警报声就从容地撤离。只不过,谁都知道“没事儿”,总会有人在逃生演习时嘻嘻哈哈、追跑打闹。有一次,一个男生因为跑得太快把鞋都甩飞了。

  除了老师,常钊他们6个人是初中部最后赶到操场的。

  当他们跑进自己班的队伍时,其他已经整好队的同学都扭过头来,有的还冲他们挥手。常钊从孙鲲背上下来,向同宿舍这5个同学又郑重地说了一次谢谢,然后和班主任站在队列最后,附近几个班的老师也围了过来。

  “感觉咋样?”班主任郑新利像个兄弟似的问常钊。“孙鲲辛苦了。”常钊说,他的眼睛还是湿的。

  6个人之中的赵英鹏是体育委员。这时,男女生已经排成两队,等着他清点人数。赵英鹏从前走到后,一面用手点着,一面默数。

  45个人,一个都没有少。他跑到塑胶跑道上向体育老师报数。一些同学凑在一起互相问着地震时的情景:“你感觉到了吗?”“你是啥感觉?”

  小学操场上,几个女生开始哭了。四年级1班班主任王晓梅刚出现在操场上,一个女生上去抱住她的胳膊,另一个女生抱着她的肚子,带着哭腔说:“王老师,我们没有死。”王晓梅觉得自己都快被勒得无法呼吸了。

  “你们非常好,非常镇静,大家都团结在一起!”她使劲儿鼓励着学生。

  直到中午回家午休,看到在本校读三年级的女儿,她才反应过来,还不知道女儿是怎么出来的。女儿生气地回了她一句:“妈妈,都这样了你都不想着我,你说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校长张中山和董事长刘建凯赶到初中操场时,初中部的学生已经撤离完毕。体育老师告诉他们,“全部到位”。张中山问了下从开始疏散到集合的时间,体育老师说大概两分多钟,比平时演习还快了1分钟。

  等人群稍微安定了些,张中山走上主席台,他首先跟学生们开了个玩笑:“看哪个班掌声最热烈,哪个班就最镇定从容。”

  本来还有些紧张的学生乐了,开始使劲儿鼓掌。张中山告诉大家,这一次是真的地震,可是大家撤离的时间比平时演练还短。“谁也不会预测几秒钟发生什么,但发生任何事情时,一定要记着,我们在一起。”

  下来后,他拿出手机看了眼新闻:震级4.8,震源在唐山市辖区和滦县交界处。刘建凯站在主席台旁边,他看到了常钊,于是问道:“中山,你看,这个学生,他是怎么出来的?”

  张中山决定回去调监控录像。后来,这段视频经剪辑后传到网上,点击量突破百万。

  在操场上休整近半个小时后,学生各自返回教室。刘建凯和张中山又招呼一些老师开了个会,总结刚才逃生的不足之处:新参加工作的老师班级比较慢,还在等待指令,应变能力还要加强;广播也是个问题,如果大地震中广播系统都被破坏了怎么办?还有食物和饮用水的储存,也还不够。

  在九年级2班,班主任郑新利给大家开了个小班会,表扬同学们能够做到有序撤离,特别表扬了孙鲲等5个帮助常钊的同学。午休时,有同学溜进孙鲲的宿舍,手里举着一只拖鞋伸到他面前,要“采访”这个留着日韩明星那种时髦刘海的大男孩:“请问‘大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这是地震发生后的中午,一切仿佛已经恢复平静。

  接下来两天里,据同学回忆,每当常钊说起那3分钟里发生的事情,都“有点要哭”。他妈妈是在3天后接他回家的路上才知道了这件事。她有些激动。36年前大地震那天,是她的母亲把她和妹妹抱了出去,刚一出门,房子就塌了。全家人坐在地上,都懵了。

  强智杰的妈妈也知道了这件事。在家里,她忍不住问儿子:“当时把你震里面了咋整?你咋想的?”

  这个男孩事后回想,确实觉得有些后怕,如果再来一个余震,也许他们都会被埋在底下。但他记得每次演练后校长都会跟他们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

  赵一帆和赵英鹏的父母都没有感觉到地震,直到儿子告诉他们。刘自成回家时,妈妈正在网上看他们的视频。他还记得,由于父母经历过1976年的大地震,所以非常敏感。小时候有一次夜里睡觉,房子一动,妈妈就说地震了,抱着他往院子里跑。只不过这些事情如果他不问,父母很少主动讲起。

  “这次谁也没想到会经历了。”他说。

  如今,这些少年也算是逃出过地震的唐山人了,轮到他们给父母讲讲地震的事。不过,这些男生反而表现得挺平静。

  5月28日地震当天,晚上宿舍熄灯后,6个人躺在床上讨论过,如果当时真的被埋在里面该怎么办。小学部的宿舍里也在讨论白天的事情,几个三四年级的学生不敢睡觉,有人说:“我不睡啦,你们睡吧。”

  小雨下了起来。有传言说,还会发生一场小型余震。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地说看到了地光,但很快就有同学“拆台”:那不过是大车开着车灯从外面经过罢了。

  强智杰有点感冒,他去校医室拿药,路上听见黑暗处有叽叽喳喳的声音。他说是鸟叫,可旁边的同学非说是老鼠,害得他在附近找了半天。

  回到宿舍,他把自己的这一新发现告诉大家。“强智杰造谣。”“我没造谣,我真的看见耗子了。”在他们的经验里,老鼠乱跑被视为地震的先兆。

  爬上床时,强智杰有点胖的身体把床铺弄得“咯吱咯吱”直响,有点儿像地震的效果。但几分钟后,这个信息发布者就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

  其他人被吓得有点不敢入睡,赵英鹏还把衣服放在枕头边,准备随时逃跑。当然,他们没有忘记常钊。黑暗中,几个男生约好,如果地震真的又来了,大家要用军被当担架,每人拎一个角,把常钊抬出去。

  次日清晨5点,3.2级的地震来了。这又是36年前那场唐山大地震的一次余震。只不过这些熟睡中的少年都没有感觉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