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环卫工捡180余钱包还失主 求表扬未果欲辞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4/2012 16:3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求求你表扬我

  南京“最美环卫工”求表扬未果欲辞职

  辞职的念头再度在环卫工沈现台心里盘旋。

  他计划最多干到十月,甚至不惜为此离开南京。

  16岁,他从老家徐州下属的邳州前来南京投奔姐姐,如今他已48周岁。南京是他生活了半辈子的城市。

  4年来,他在自己负责路段的绿化带里先后捡到180多个钱包,并为这些钱包设法找到失主。尽管夫妻俩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但他还是先后资助过两名孩子1600元钱。

  南京媒体将他称为“最美环卫工”。

  但他对此并不满意,他想要一本官方发放的荣誉证书,并因此曾短暂辞职。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当地曾许诺会在“五一”满足他的心愿。

  5月30日,仍两手空空的沈现台说:“他们说话不算数。”

  “我和我的爱人在2011年到2012年,在社会上为民干了这么多的好事,为救月月献出我们的爱心后,为东大学生姚函再次献出我们的爱心。我们感谢记者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先进事迹的表彰和报道。但是,你们媒体肯定了我们的事迹,可没有任何政府单位承任(应为‘承认’)我们,不要谈什么奖金,连一本荣誉证书也没有见到,还又从何称的(应为‘得’)起‘最美环卫工’。那不是一句空话吗?我们还不如一个‘掏沟婆’。让我们如何继续发扬我们的成绩?”

  4月21日,沈现台给最早报道自己的龙虎网记者周桂华发了一条短信。他心里有些不平衡。

  沈现台所负责的,是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路段的环卫工作。

  2010年12月5日,南京降雨。这天清晨八点多,负责中山东路从黄浦路到南京军区政治部体育训练中心路段的环卫工杜孙氏蹲在路边用双手掏排水沟的画面被网友“福庚”用镜头记录下来,并传到了网上。

  在“福庚”的镜头里,这位61岁的老人佝偻着腰,蹲在花坛周围,用手把阴沟盖打开后,然后将双手伸到阴沟里,捧起一团团落叶和污泥,转身放在身边的簸箕里。簸箕装满后,她又起身将簸箕里的垃圾倒在身旁的环卫车上。

  这组图片打动了不少网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获称的“掏沟婆”杜孙氏受到了当地官方关注。

  2010年12月10日下午,南京市城管局主要领导前往杜孙氏所在路段对其进行慰问。

  “南京市城管局局长许卫宁将围巾、手套、洗面奶、护手霜及一千元现金作为慰问品,送给了杜孙氏。他将围巾戴在了老人脖子上,对老人辛苦、敬业的工作表达了感动与支持。‘老人家用双手掏阴沟的垃圾,让我们感动,也很惭愧。’许卫宁说。”描述当时的慰问场面时,当地媒体这样写道。

  给媒体记者发短信之前,“掏沟婆”杜孙氏获评南京市城管局先进个人,这成为沈现台发短信“求表扬”的最直接原因。“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难道还不如‘掏沟婆’做一次好事吗?”

   123下一页

  

  “政府不认可,你就是野路子”

  沈现台为此感到忿忿不平。

  5月30日下午,手持扫把站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前的公交站台边上,他对记者解释说,“掏沟婆”杜孙氏当时完成的不过是一个“规定动作”。

  “下大雨以后,怕树叶什么的堵了排水沟,领导就安排我们掏一掏排水沟。不只她一个人掏了,我们所有人都掏了啊!”在他看来,“掏沟婆”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多的赞扬,运气占了很大成分,“网友恰好看到了,拍下来传到网上了。”

  作为中山路上的两个“名人”,沈现台自然免不了要被别人拿来和“掏沟婆”杜孙氏比较一番。

  “他们都讽刺嘲笑我,说我做了那么多好事,还不如人家掏沟婆。你这好事做得太莫名其妙,太傻了。”连一块和他扫大街、做好事的妻子曾永芹也开始抱怨老沈连他们的女儿都不如,“她上学还能拿个三好学生奖状呢,我却什么都没有。”

  2010年,沈现台和妻子曾永芹从南京市白下区环卫局“跳槽”到玄武区环卫局。他们负责的,主要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附近路段的环卫工作。由于紧靠大医院,他们负责的路段较其他路段车流、人流量都要大一些,途经此地的公交线路也比较多。

  这一路段因此成为不少窃贼眼中的“黄金路段”。行窃得手后,他们往往会将带有证件的钱包随手丢到附近的绿化带里。清理绿化带时,沈现台夫妇俩隔三差五就能从中捡到被丢弃的钱包。两年多的时间里,夫妇俩捡到的180多个钱包中的不少,都被他们想办法送还给了失主。

  作为“半路夫妻”,沈现台和曾永芹再婚前各自育有一子一女。两人加起来每月有三千多块钱的收入,除去每月600元的房租、生活费,两人所剩无几。不过,即使这样,两人还是先后给两名身患重病的孩子捐助过1600元钱。

  老沈因此还成了周围人眼里的“怪物”。他坦承,除了必要的交流,和周围的同事并无过密的交往。“说不到一块去,没什么可交流的。”沈现台说,这让他感到精神压力非常大。

  就在给媒体发短信之前,他还短暂辞职过一段时间。除了母亲病重需要回家照看,周围人的嘲讽也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不认可你,你就是野路子。”沈现台说,一本荣誉证书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迟到的荣誉我不要”

  沈现台并非从未得到过“政府”的关注。

  他的事迹最初被媒体报道后,当地环卫局曾找他谈过话。环卫局答应,为他解决儿子的工作问题,并为沈现台夫妻俩解决养老保险问题。

  不过,沈现台拒绝了环卫局的好意。

  “我说,你们解决我儿子的工作问题,那别人的孩子工作问题呢?为我们解决保险问题,那别的同事的保险呢?我不想搞特殊,要解决就大家一块解决。”

  沈现台提出的“要求”显然超出了对方的意料和实际能力。“他们说回去考虑考虑,最终事情不了了之。”

  官方再次关注沈现台,是在他要荣誉之后。

  当时,媒体曝光了沈现台的短信和要求。在网上看到了消息后,当地城管局回应媒体称,“没问题,可以给他发个荣誉证书。”并且允诺趁劳动节的机会,给老沈颁发个优秀环卫工人的证书。

  和媒体报道不同,沈现台向记者提供了谈话的另外一个版本:“环卫所派来了一个小官,跟我说不要老给领导找麻烦了。他们认为我是在给他们找麻烦。”

  这让沈现台感到伤心。

  要荣誉证书一事,最终以沈现台改变主意收场。

  在他看来,“我要的和他们主动给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发了也没什么意义。迟到的荣誉我不要。”

  就此作出公开表态后,原本应该在五一期间到来的那本荣誉证书也就此没了下文。

  不过,沈现台倒也不是一无所获。要荣誉一事被曝光之后,他老家的一家媒体从徐州赶到南京,为他颁发了一项民间荣誉“彭城好人奖”。这块不大的牌匾被他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了床头上。

  “他们从徐州大老远坐火车过来为我发奖,我很感激他们。”老沈说。

  前不久,因为要荣誉的事,他还被当地一家电视台请去做节目,拿到了500元劳务费。不过,转手他又把这500块钱捐了出去。

  上一页123下一页

  

  “我打算辞职了”

  虽然公开表态拒绝“迟到的荣誉”,但沈现台心里其实仍有期许。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甚至记得他读小学时获得过的荣誉:优秀少先队员、学雷锋先进小标兵。

  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在意官方颁发的荣誉证书,不只是因为它意味着官方的认可。沈现台另有“私心”。

  与曾永芹结合之前,他与前妻生有一个男孩。如今,已是二十郎当岁的儿子虽不至于每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却至今也无一份正当职业,“偶尔给人家打打零工挣点钱”。

  “有了这个证书,我还能拿他来教育儿子,让他踏踏实实做人,做好人。”沈现台说。

  5月30日这天下午,老沈手持扫把站在公交站台边上幽幽地说:“我打算辞职了。”他的计划是,最多干到今年十月底。而后,要么带着妻子换工作,要么干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南京。

  他最理想的状态是,想要叶落归根,回到他口里的“北方”。尽管邳州和南京同属江苏,但在他眼中,南京属于南方,而邳州一带则属于北方。

  “咱北方和他们南方不一样,他们说话不算数。”沈现台其实对于那本荣誉证书仍旧耿耿于怀。

  “好事我会继续做,我得凭良心做事。不能因为他们不表扬我,我就不做了。”沈现台说,“要是有荣誉证书,政府奖励了我,其他人也会跟着做吧?”(记者 陈学超)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