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赤潮重创福建多地海水养殖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30/2012 17:1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赤潮重创福建多地海水养殖业

   截至30日,死亡鲍鱼数量已达5500万粒,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亿元。图为平潭塘屿岛渔民正在转移、隔离、回收养殖鲍鱼。 唐岛 摄

  图为大量死亡的鲍鱼。 唐岛 摄

  当地渔民试图用大量盐巴处理鲍鱼。 唐岛 摄

  

  中新网福州5月30日电 (龙敏)4月中旬以来,陆续发生在福建部分海域的多起赤潮灾害,给平潭、福清、莆田、福州等地鲍鱼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其中,平潭受灾尤为严重,据平潭县海洋与渔业局初步统计,截肢30日,养殖鲍鱼死亡约5500万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多元。

  目前,福建已派出由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4个工作组,分赴上述灾区,分门别类指导渔民、养殖户应对灾害,协助恢复灾后生产。

  今年福建省赤潮具有“有毒、无毒混合,时间、区域集中,损失、影响大”等特点。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称,湄洲湾、闽江口、罗源湾陆续发生伴有有毒藻种米氏凯伦藻的赤潮,分泌有毒毒素,造成大量鲍鱼和其他鱼类大量死亡。

  福建平潭、连江等地赤潮现仍未消退。平潭海域赤潮面积仍维持40平方公里,连江黄岐半岛海域赤潮维持25平方公里,罗源县碧里乡吉壁海域发生赤潮,福清、莆田海域赤潮优势藻种监测接近预警基准值,有发生赤潮的态势。

  对此,福建组织渔业资源监测中心、海洋预报台等监测机构以及市、县海洋渔业部门,对赤潮进行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强调,可收获、未受污染的海产品应立即收捕或转移,减少损失;已经死亡的海产品就地掩埋,做好网箱清理、消毒、晒网等工作,以便及时补苗,恢复生产。

  对于已受赤潮毒素影响的海产品,福建已经协调海洋渔业、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鲍鱼等海产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防止流入市场、餐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