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赣南于都5月24日电(记者 柳俊武 王昊阳) “民生欠账、交通不畅、投资欠量、消费待旺”本就是赣南老区经济的四大软肋,加之今年以来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老区经济再次面临新的起飞考验。
对此,中共于都县委书记蓝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几度举头窗外苍茫的于都河,镇定地说,于都是中央红军集结开始长征的出发地,面对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抓住中央振兴发展老区这个难得的机遇,狠抓长三角、海西区和珠三角产业、项目转移接续,于都经济再“出发”,一定能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
于都是当年红军长征前最后的一块根据地,也是美国作家笔下“地球红飘带”的起点。1934年10月,中央机关、红军主力共8.6万人从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于都县是赣州第一人口大县,总人口103.6万,因历史、自然等原因,经济欠依然发达、当地部分民众生活依然贫困。2011年该县财政总收入8亿元人民币。全县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在贫困线以下。
蓝捷说,于都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任务虽然十分艰巨,但是于都人定会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弘扬长征精神,加快振兴苏区。今天,于都将再次出发,迈向经济腾飞的“长征”之路。
目前该县有近6万户农民居住在土坯屋内,25万人喝着不安全饮水,20万人存在就医困难,3万余人需要移民搬迁。蓝捷表示,民生欠帐多,老区人民太穷太苦,要推进赣南苏区的发展,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民生投入一直保持该县当年财政总支出的80%,民生重担是于都县面临最迫切的问题。
要解决民生问题,要把群众带上小康之路,就要加快经济发展,要增强造血功能,要全力以赴发展新产业,集中精力抓项目。 蓝捷多次提到,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细胞,宏伟蓝图再壮观,还是要靠一个个项目来支撑。
“我们欠发达、慢发展的县份,要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在现阶段就必须牢牢把握以项目建设为中心。要不断强化项目意识,狠抓项目建设,真正把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层次和水平。”蓝捷说,“如果说建设幸福于都是万里长征,那具体到每个项目就是万里长征的每一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于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有钨、铅锌、石灰石、油茶、奶业、长征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蓝捷表示,于都未来的发展,要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旅游兴县“四轮”驱动,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协调推进,把于都建设成为赣南经济强县。
谈及于都的经济发展方向,蓝捷表示,未来将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呼应大赣州,进行新长征、建设强于都”的发展战略,倾力打造粤闽边际产业承接基地、劳动力输出培训基地、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精密齿轮生产基地、水电和再生能源基地。
“我们迫切需要一批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围绕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硬质合金、新能源汽车、铜铝有色金属循环产业、钨及铅锌银的深加工等方面,开发一批高新产业项目,同时发掘长征品牌、红色资源和客家文化,包装一批文化、旅游等社会服务项目和文化创意项目。”蓝捷表示,要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的努力,使于都成为赣南经济总体实力第一方阵强县,经济总量达到全省第一方阵中等水平,力争进入全省“新十强”。
70余年前,中央红军从此出发,一路攻坚克难,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胜利。今天,赣南苏区迎来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蓝捷说,“我们作为苏区干部的后继者,将秉承光荣传统,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不畏艰难,开拓进取,以坚定的脚步迈上新的长征之路,将老区建设好,让民众生活得更幸福。”(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