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现场,消防官兵使用云梯救援“被困”学生。 王伟 摄
中新网成都5月9日电(周迪迪)9日下午15点05分,位于成都高新区石室天府中学的校园响起阵阵警报声,听到警报声后,教室里的同学们纷纷起立,在老师的指引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线路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学校操场。
据了解,此次防灾救灾大演练中分为疏散、抢险、集结、防踩踏自护4个方面,模拟成都周边某地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学校大火,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学校先期组织开展安全疏散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紧急调动公安、消防、卫生、综治、防震减灾工程应急抢险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应急救援力量驰援现场,实施紧急抢险救援。
“‘110’接警!‘119’接警!‘120’接警……”得到消息后,各批救援力量快速反应。随后,校园巡逻公安、80名专业应急突击队员、救护车、消防车以及1辆云梯车先后赶赴学校进行抢险救援。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与辖区街道办也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交警接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值班室的指令,立即开辟出通往现场的绿色救援通道。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演练,将加强师生平日防灾救灾意识,以及相关部门建立防灾救灾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救援中。据了解,成都高新区还将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群众为主体的各类演练活动,进一步扩大演练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尤其是中小学校、医院要实现演练全覆盖。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在大力支持灾后重建、着力提升危机处置能力的同时,发挥其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四川、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擎的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救灾药品等关联产品研发,努力提升科技服务防灾救灾的能力。目前,成都高新区在应急通信与信息设备、地震及公共建筑安全预警、燃气预警、医药与防护用品、异地数据灾备等领域的研发及应用取得新的突破,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救治、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据介绍,去年8月,美国I.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Ltd。公司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及相关生产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研究所自主研发地震预警系统投入到海地等地震高发地区的地震预警建设中;今年2月,成都高新区西区的4所学校也正式启用这套预警系统,标志着该项地震预警技术首次在中国成片运用于学校防震能力建设;4月,世界先进的地震预警手机软件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该软件支持即时地震预警信息推送、即时地震预警信息获取、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倒计时、提醒用户及时采取正确的地震避险措施、获取历史地震预警记录信息等多项智能化预警功能。(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