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节水中国行黑龙江见闻:玉米膜下滴灌大庆模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9/2012 15:5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节水中国行黑龙江见闻:玉米膜下滴灌大庆模式

   4月26日,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红骥牧场管生产的副场长张朝福在农场向记者介绍膜下滴灌设施。新华网记者 陶叶摄

   4月26日,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红骥牧场的农民在田地里播种。新华网记者 陶叶摄

  

  一条条长长的黑色胶皮粗管贯通在农田里,沿胶皮粗管的一侧又连上许多细管伸向每一条垄内。记者最近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红骥牧场采访,农田里铺设的这些装置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这是玉米膜下滴灌装置。”红骥牧场管生产的副场长张朝福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在东北各地推广的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就是从大庆最早开始探索的。”

  据张朝福介绍,运用膜下滴灌的作物生长在一层塑料薄膜下。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当接在粗管上的阀门打开,水便从细管的一侧滴出,一滴一滴地向作物根系周围进行局部节水灌溉。肥料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

  张国文是在红骥牧场从事生产的农民。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地里准备播种。提起玉米膜下滴灌,张国文显得很兴奋。

  以前当地种植玉米主要是用坐水种的方式,就是在土里打个眼,灌进相当于一矿泉水瓶子的水,然后把一颗玉米粒丢进去,等于是一粒种子坐在一坨湿土上。“虽然一个月之内不下雨,种子死不了,但是比较费水,效果也不好。” 张国文对记者说,“运用滴灌技术,提高了地面的积温,就可以提前十几天进行大田播种,还可以增加玉米产量。”

  据张国文测算,以前用坐水种方式种玉米,亩产1000斤左右,运用滴灌后,可提高到2000多斤一亩。扣除成本,一亩地增收500至600元。“你看,这里的几亩地今年全部都上了膜下滴灌设施,来年一定能增产增收。”张国文自信地说。

  张朝福还告诉记者,膜下滴灌还提高了玉米种植密度。以前玉米株距为30公分,现在缩短到22至24公分左右,可以密植了,多播种了,产量也就相应增加了。

  大庆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水资源短缺,素有“十年十春旱”之说,一直是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首要因素,2003年起,大庆市探索膜下滴灌这种节水增粮模式,并连续两三年投资两三个亿在膜下滴灌设施上,后来黑龙江省水利厅也给一点补助。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庆在全市推广这项技术。

  推行玉米膜下滴灌,没有技术和设备不行。大庆本地没有,就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了10家企业,并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同时,大庆市政府还倡导各乡镇成立中介服务组织,由中介组织跟农民落实地块,与企业商谈、签协议,租用设备给农民,并指导农民耕种,形成“农民+中介服务组织+企业”模式。

  “这种设备如果没人指导,农民根本不会用。”一家生产滴灌设备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不仅向农民提供滴灌设施,而且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安装和使用。”

  推广玉米膜下滴灌还推动了土地集约化经营。近年来,大庆开始采取企业承包、农村合作社承包和种粮大户承包的形式来进行土地流转。“每亩地按照市场行情给农民土地流转费,有了这笔稳定收入,农民往往选择出去打工。这样我们可以大规模运用机械化来作业,既高效且省时、省力。”张朝福对记者说。

  据大庆市农田水利管理站站长李晓东介绍,截至2011年,大庆共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为322万亩,年可增长粮食产量25亿斤以上。大庆的探索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东北几省区推广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