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南京网友带七旬母亲游历“课本中的江南”(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8/2012 15:34: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母亲重温《背影》浦口火车站

  母亲重温《背影》浦口火车站

  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过的月台就在浦口火车站

  南京网友带七旬母亲游历“课本中的江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78年前,朱自清的一篇《背影》感动了许多人,这也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之作。可很少人还记得,朱自清在文中描写的父亲爬过月台的感人场景就发生在南京浦口火车站。

  5月5日,网友“南京老克”在微博中晒出了他带着曾是语文老师的母亲去浦口火车站看《背影》的场景,又重现了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这也是“南京老克”“带着课本游江南”的一站,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是品味文化、认识历史的一个新视角”。

  三年前,带友人寻觅《背影》

  “老妈是退休小学语文教师,前两天带她去浦口火车站,看看朱自清散文《背影》的场景。其实了解民国的南京还是应该到这里来看看。”3天前,网友“南京老克”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特别是那些极具文化气息、清新、怀旧、温暖的做旧的照片,仿佛穿越到了课本中的情景,“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昨日,扬子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南京老克”,他是《东方文化周刊》的编辑徐克明,“老克”是他的笔名,而“带着课本游江南”是他三年前带友人全家游江南时定的主题,浦口火车站是目的地之一,“但当时没有带着母亲,这次给她补上。”

  徐克明还给记者讲述了三年前带友人去浦口火车站寻《背影》的情景。当时他的朋友知名媒体人刘原带着一家人下江南游玩,老克是导游。“刘原的妈妈孔老师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所以安排了带着课本游江南的主题,特意带他们去了浦口。”那次游玩,目的就是让老人们高兴。老克说,在浦口老火车站,他们还请刘原的父亲刘老师,模仿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穿过铁轨,再爬上那边月台,“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不过可惜的是“事先准备好的橘子,在渡船上吃掉了。”

  这一点也在刘原的微博中得到了证实。就在老克发微博的当天,刘原回想了当时的情形:“雷峰塔、拙政园、浦口,都是母亲几十年前上课时给学生说过的,但她却在年近七旬时,才第一次亲眼见到。”

  这一次,带母亲回味《背影》

  长江、轮渡、黄昏、下关的天空、梧桐树、江南邮局……一张张承载了浓浓记忆的照片,或许老克的这条微博,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这就是朱自清《背影》的月台啊!”但更多的却触动了大家温情的神经,“想着度过的陈年岁月,不禁有点潸然了”。“前几年我也特地带小儿去过,还记得那天下雨,穿着小雨衣的幼子蹒跚于渡轮上的可爱模样,一转眼,竟又过去好几年。”网友“梓莘”回忆往昔。

  老克对此也颇多感触。某年他坐307公交车去浦口火车站,“这条线路正好从唐山路里穿过,两旁都是简易房,小孩子在路边玩耍,一派烟火气息,恍惚中就像穿越到七十年代。”老克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浦口火车站虽然破旧沧桑,却是李鸿章主持和参与的“洋务运动”投资兴建的、由英国人设计的中国最老的火车站之一,见证了历史的演变。要了解民国的南京,那里才是原汁原味的场景。他是5月1日带母亲去的浦口。老克的母亲已经78岁了,之前在老家高邮小学做教师,已经退休多年了。三年前父亲去世后,老克就接母亲来南京同住。“我跟她说,居住在南京,除了在家享福,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在南京旅游。”

  5月1日,那天,老克带着母亲,先从市里乘大巴到中山码头,然后从中山码头乘渡轮到江对面的浦口火车站。到目的地之前,沿路也是风景一片,“大巴车里沿途窗外可以领略到民国建筑两江水堂、文化景点阅江楼、静海寺,在渡轮上可以领略梅子洲的春色和长江大桥的壮丽景色。”而且花费也极少,船票单程每人2元钱。

  就像这次去浦口轮渡汽笛的鸣叫,一下就把昔日的生活还原了。老克说,为何会带母亲来看月台,因为对他母亲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更让她感兴趣,那种“父亲”般的生活艰辛和窘迫,他的父母辈都有过。“那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影子。”

  下一次,去绍兴看鲁迅的三味书屋

  这些年,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夫子庙、浦口火车站、总统府、鸡鸣寺、玄武湖、南唐二陵有过老克和母亲的足迹。老克说,因为历年课本修订变化比较大,但是上述南京的景点估计课本中都有涉及吧。

  当然,除了南京,这些年,老克带着老母也游玩了不少地方,并不局限于“课本中的风景”。他们去过上海的巨鹿路675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马勒别墅、田子坊;还有扬州的何园、个园、汪氏小苑、吴道台府、朱自清故居、史公祠等等。去年一家人还带着她去了杭州西湖、浙江溪口、普陀山。

  老克告诉记者,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带着母亲去绍兴,“看看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看看乌蓬船究竟什么样子。”

  因为是文化编辑的缘故,老克对江南有特别的感情,“江南是中国文化的幽潭,更是一本大书,随着年龄和岁月的沉淀,对江南有了更深的解读。”老克说,“带着课本游景”只是一种形式,其实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人们视而不见的风景,甚至许多历史也被人们误读了。“带着课本,也是重新认识文化、认识历史的一个新视角,也会对风景有深入的解读。”(记者 王 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