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科学家研究认为治理“植物入侵”应因地制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3/2012 21:3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5月3日电 (顾一航)“植物入侵”是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记者3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所对“外来植物可塑性与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获得进展,科学家认为治理外来入侵植物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因地制宜。

  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个基因型对不同环境响应产生不同表型的特性,特定性状的可塑性本身可以遗传,也可以接受选择而发生进化。物种的入侵能力与其生物的可塑性等性状等有着密切联系。

  传统的普适基因型假说认为外来入侵植物比本地植物具有高的可塑性,因此能够入侵多种生境,并使其在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占优势。然而关于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很多研究发现,外来入侵植物的可塑性并不比本地植物高。

  为了进一步探讨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入侵研究组对紫茎泽兰和两种同属本地种在四个光强梯度下的(10%,23%,40%,100%)生理及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在低光区域内(10-40%)紫茎泽兰多数生理指标的可塑性高于同属本地种,然而在高光区域内(40-100%),紫茎泽兰的可塑性与同属本地种无差异。

  研究员郑玉龙介绍,研究发现紫茎泽兰的可塑性十分灵活。它在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里可塑性较强,通过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来适应生长环境梯度的改变。然而在适宜环境中,植物已经适应了这个生长环境梯度,各项参数可以维持最优的水平,因此没必要通过高的可塑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郑玉龙表示,该研究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和治理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应打破单一手段,考虑不同环境下植物可塑性的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同时,该研究对于了解紫茎泽兰能够适应多类型环境能力的机制,以及正确理解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