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走基层:大石山区小博物馆 折射农民生活大变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6/2012 10:12: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走基层:大石山区小博物馆折射农民生活大变迁

  吴天来向记者展示小博物馆收藏的木制农具。 杨陈 摄

  

  中新网百色4月26日电 (杨陈 雷奥琳 段新春)在距离广西百色市区100余公里的大石山深处,有一个由168人组成的村屯——陇堆屯。虽然现在当地的村民们安居乐业,但屯里的“陇堆民俗博物馆”却记录着他们过去的另一番生活景象。

  4月25日,记者来到陇堆屯。这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蜿蜒盘山的石子路与外界相连,桑田依山而生,村容整洁,一栋栋崭新的三层小楼房显示着村民们生活的安逸和富足。村子尽头,一个由木头、稻草、瓦片搭建的房屋备显突兀,令人关注。陇雅村村支书吴天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陇堆民俗博物馆”。

  在这间仅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博物馆里,摆放着碗、碟、瓶瓶罐罐等生活用品,还有村民们过去捕鱼用的竹篓以及下地干活穿的草鞋等农具。吴天来说,曾经的陇堆屯由于地处大石山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存,村民们甚至不得不翻山越岭到外面讨生计。

  现年53岁的吴天来,高中时曾因贫困辍学,后来通过开采锑矿,采收和种植药材致富。富裕起来的吴天来随后自己出资带领村民修建自来水池,架设高压低压线路,解决村民们生活生产用水用电问题。1999年,吴天来当选陇雅村村支书后,带领村民们修建公路,改变了当地“对面能说话、见面走半天”的历史窘境。

  2000年,吴天来带头种桑养蚕,并无偿向村民传授技术;之后又带领村民发展生猪养殖,陇堆屯的境况有了更大的起色。村民们到底有多富?陪同我们到这里采访的一名向导说,现在陇堆人出去打工都是开着小轿车。

  虽然日子好了,但吴天来认为要让子孙们明白前辈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2005年村里进行房屋大改造,他决定留下一栋破旧的老房子,并从各家各户搜集来各种民俗用品办起了这个博物馆,让当地年轻的一代和许多外地来的客人们从中看到陇堆人祖辈曾经的艰辛。

  在采访当中,吴天来拿着博物馆里的几件木制品告诉记者说:“像这几样东西,我不说你们绝对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个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时,人们没有饭吃,就将未成熟的玉米顶部割下,在煮的时候用这个(工具)来试探它是否煮熟,防止误食中毒……”

  像这样看似古怪,实则蕴含生活原理的物件,在博物馆里还有许多,例如万年竹、瓦甄子等,它们的沧桑故事震撼到访者的心灵。正是因为深山里有了这个民俗博物馆,当地农民增收和生活变迁才有了最有力的见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