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浙江新昌推"村级公务零招待" 干部下基层不管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4/2012 11:1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去年,(浙江)新昌村一级的招待费吃掉800万,百姓反映强烈

  新昌今年推行“村级公务零招待”

  干部下基层不再管饭,新规推行4个月,没报一分钱

  昨天中午,在董村刚办完事,李锋(化名)就回到了单位——新昌县沙溪镇政府,在食堂里吃饭。

  要在以前,他可以在村里吃饭,因为村干部会在饭店提前点菜招待。

  这样的变化是从今年开始的,因为新昌县推出了一项“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参加村里的宴请,不得收受村级的伙食、交通等各种补贴。

  该县纪委负责人介绍,“零招待”制度推出以来,至今,该县行政村没有出现招待费。

  昨天,新昌县沙溪镇董村的村务公开栏里,没有一笔招待经费。

  “要在以前,干部来村里调研视察,吃吃喝喝还是有的。我们老百姓都看不惯。”一位村民如此反映。

  根据新昌县纪委的调查,之前,行政村可以报销各种名目的招待费,由此带来的财务账目问题层出不穷。

  “比如乡里来了干部调研,村里买了两包烟招待,到最后报账的时候,有些村干部会写成两条烟。”一位知情者说,曾有个村的干部为了招待乡镇领导,买了几份快餐,但最后报销时,发票上的名目为购买快餐200份……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新昌县共有415个行政村,去年全县农户的集体经济收入为8395万元,其中仅“招待费”支出就达到了800万元。

  这些村中,有98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万元。但是,即使村里穷,但一年的招待费用却不小。

  去年11月21日,新昌一名网友发帖质疑,某些村级财务公开项目中的“其他”类开支不明不白,“部分村的财务公开栏中,明明白白的开支只有2000多元,而不明不白的‘其他’开支倒有5000多元,这让村民如何明白,如何信任?”

  这引起新昌县纪委书记徐建璋的注意,“必须出台强有力的制度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今年1月1日起,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在新昌全县实施。

  该制度规定:县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严禁接受行政村安排的就餐、宴请;严禁收受村级的伙食、交通等各种补贴;严禁收受礼金、礼卡、礼券等有价证券;严禁参与行政村安排的娱乐消费活动;严禁向行政村报销一切应由乡镇(部门)或个人支付的费用。

  “以往村里的招待活动,开张发票就可以报销,但现在行不通了。”新昌县沙溪镇董村党支部书记俞春国告诉记者,现在一张发票报销要过两关。

  “首先要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盖章和审核。”俞春国说,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部门,其作用是对行政村的各项制度和资金流向等进行监督。

  “发票交到乡镇后,还要由乡镇的村级财务代理中心审核,审核无误后,才会同意报销。”新昌县沙溪镇纪委书记王潮锋说。

  新昌县纪委常委俞均坪表示,一旦发现违规,除经济退赔外,视情节给予党政纪处分,影响重大的,还将追究所在单位的领导责任。

  从今年1月以来,“零招待”已经施行近四个月,给基层带来什么新变化呢?

  “我们镇今年还没有新的招待费上报。”新昌县沙溪镇纪委书记王潮锋肯定地说。

  多年来,该镇曾一直是“招待重灾区”。由于这里多山区,去年所有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在全县倒数,而17个村的招待费支出一年需要五十多万元,是其他乡镇村的好几倍。

  “对村干部来说,招待的心思省掉了,可以一门心思谋发展。”沙溪镇董村的村委主任俞凯说,过去村里来人前,村干部就要提前到饭店“定菜”,这样的迎来送往太辛苦。

  “纪委层面收到的信访总量明显下降。”来自新昌县纪委的统计数据同样有了变化。

  去年第一季度,新昌县共有16个群众上访件,其中6个是有关招待费问题,占信访总量的37.5%;今年同期,共收到11个上访件,只有1件是反映招待费问题。(通讯员 王家治 陈乙炳 驻绍兴记者 史春波)

  记者手记

  对群众身边的腐败“亮剑”

  “有领导来村里,不管大大小小,总要吃吃喝喝,我们老百姓最反感。”

  “为什么村里的招待经费有这么多?到底怎么花的?”

  一个网民的帖子,说出了老百姓对“招待费”的愤恨,因为这是他们身边最一目了然的腐败。

  面对群众高涨的呼声,新昌酝酿出台了村务零招待的制度,大快人心。

  这让我想起刚看到的一则新闻,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出席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时,强调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严肃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财物的腐败问题。

  新昌的这项制度无疑就是对此的现实阐释。

  当然,这种探索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改进、完善和推广。比如新昌在村里实施了零招待,那么在乡镇乃至在县市呢?招待费用遏制了,那么公车消费呢?

  三公经费的话题依然沉重。新昌的新政只是一个起点。(记者 史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