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4月18日电 题:海口四位八旬阿婆守护妈祖四十载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的天后宫始建于元代,至今有700多年历史。但数十年来,香火最旺的是其围墙外的西厢房——妈祖庙,守护它的是四位年过八旬老阿婆。
拐入天后宫旁的小巷,过道两侧张贴的妈祖故事扑面而来。走进小巷深处的妈祖庙,记者发现这间数十平方米的庙宇,更像一个居家,地上、桌上摆满生活起居用品,墙上挂满玻璃大框,里面贴着祭祀活动相片、宗教图画甚至政府、协会等文件复印件。相对隔离的后屋则供奉着妈祖及一众群神。白发阿婆们随意排坐在红木座椅上笑意盈盈地望着来者。
今年80岁的李益凤阿婆、84岁的吴桂英阿婆、89岁的李爱梅阿婆出生在中山街,86岁的吴玉换阿婆则是60余年前嫁到了中山街。多少年来,她们人生的喜怒哀乐都和庙里的妈祖分享。回想过去,最让她们怀念的是“请”妈祖东躲西藏、同甘共苦的日子。
“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开始查得不紧,有人来,我们就将妈祖藏起来,来人走后,我们再摆出来”,李益凤阿婆说,“我们希望供着她,不让她挨饿,爱护妈祖,妈祖才能保佑我们。”
后来,妈祖庙被没收成为居委会办公场地。李爱梅将妈祖藏到街对面吴玉换家的三楼,“一藏就是20年!”吴阿婆朗声说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居委会退出天后宫,妈祖重被“请”回了西厢房。四位阿婆从此每天到庙里守着妈祖。
“妈祖庙是母亲的另一个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热日,每天清早六、七点到庙里,下午五、六点才回家,”李爱梅阿婆的长子、天后宫妈祖庙理事会理事长吴进隆说。
李爱梅对天后宫妈祖有着不同一般的感情。她嫁给中山街上的吴家。吴进隆介绍,他的爷爷健在时也看庙,曾经和中山街上的信众们一起捐钱出力修庙。他感叹:“母亲守卫妈祖已七十年,太不容易了。妈祖是母亲的信仰,她继承了吴家的传统!”
话语间,一位中年张姓女信众提着一袋苹果来祭拜妈祖。她说,从小看着祖父母向妈祖进香,后来跟着父母亲来。数十年过去,这些守庙的阿婆在她心里就是妈祖“善”的体现:“阿婆们把庙打扫得干干净净,善待每一位信众。她们守护的是整条中山街的安宁幸福!”
近年,海口启动骑楼老街修缮,四位阿婆先后搬离中山街,现在,她们每天要步行数公里或搭乘公共汽车到庙里。吴玉换阿婆领着记者去看80多年的老宅,有些伤感。
但说起庙里近年开展的活动,阿婆脸上溢满笑容。
2009年,海口天后宫妈祖庙加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2010年,阿婆们到天津等地参加妈祖纪念活动。2011年,四位阿婆带着妈祖回到福建湄洲“娘家”谒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在阿婆们和信众们的合力下,天后宫妈祖庙每年定期举办放灯行符军期、诞辰纪念、祈福消灾等多项活动。“今年的农历正月三十的活动最热闹”,李益凤阿婆笑着说,知道政府将收回天后宫,大家都很开心,远近信众闻声而来,“准备了两百斤平安粉(海南米粉)都不够吃”。
四位阿婆身体健朗偶有小恙。现在她们最大的心愿是政府能尽快修复好天后宫,让妈祖回到正宅,向更多的民众开放,“好好供奉妈祖”。(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