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女葬礼策划师办个性化葬礼 为少女制作鲜花灵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1/2012 16:5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想那天我一定不要装在棺材里面去火化,我要装在一个三角柱、竹质 、绿色盒子里,殡仪馆里一定要放恩雅的歌,或者我亲爱的燕姿姐姐的《我不难过》或者《眼泪成诗》,其他典型葬礼歌曲我不要听,否则我要诈尸……然后大伙一定要吃果冻来庆祝我……”这是记者在豆瓣网的“创意小组”里看到的一名网友对自己葬礼的设计,跟帖网友兴致盎然,纷纷诉说自己心中的葬礼:“我要朋友们聚在一起,一人说一个和我一起经历的小故事”,“不要哀乐,没有悲伤,送完我之后大家一定要去聚餐,像我们平时那样。”

  这些关于葬礼的奇思妙想现在看来并非玩笑,在“葬礼策划师”的手中,它们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在八宝山殡仪馆,记者见到了几位年轻的葬礼策划师,去年一年,他们共举办了69场这样的个性化葬礼,送别不再是“老三样”的“三鞠躬、转一圈、握一次手”,悼念也不仅仅是悲伤和恸哭,葬礼将成为人生一个美丽的谢幕。

  电影灵感再现

  留给世界最后一个亮点

  葬礼策划师作为一种新职业诞生不过一年,目前全市仅有10名,然而很多人对“葬礼策划”这档事却并不陌生,这来源于几年前冯小刚的电影《大腕》,葛优饰演的男主角煞费苦心策划出电影大师泰勒的葬礼轰动一时,最终却成了一出闹剧;而去年在《非诚勿扰2》中,一场为将逝者提前举行的追思会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葬礼还可以换个样子这样办。

  “做葬礼策划师之前,我做过好几年的引导员,主要工作就是接待家属的咨询,当时就有不少家属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知识层次比较高的家庭,他们希望葬礼能够办得个性化一些,不要那种千篇一律的普通告别仪式,会场布置也希望有点创意,慢慢地馆里就有了策划个性化葬礼的想法。”80后女孩陈晨是八宝山殡仪馆第一批上岗的葬礼策划师,一身黑色的工作服也压抑不住她活泼开朗的个性,她告诉记者:“这个职业让我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

  市场需求的加大使个性化葬礼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一个特殊的葬礼将成为人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亮点。”从去年清明节开始,八宝山殡仪馆开设了三间既有现代化特色又承载历史文化、具有不同风格、面向不同类别消费群体的个性化礼厅。三间礼厅均可独立播放哀乐、视频,可以开追思会,也可作为守灵厅使用,且配备经过选拔的高水平礼厅服务员。三间个性化告别厅自启用以来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为逝者守灵的家庭很多,他们希望再陪亲人最后一夜,最长的可以守灵3天,去年我们办了165场守灵告别。”而葬礼策划师的上岗,使告别仪式更加多元化,“我们的任务就是设计温馨的个性化告别仪式,不但帮助家属设计仪式的各个环节,帮忙撰写主持词、怀念词或悼词,还可根据家属提供的素材,设计制作播放短片。”陈晨告诉记者,策划葬礼的收费大约千元左右,根据需求的不同分为几个不同的项目,“好的葬礼并不意味着就是贵的葬礼,一个好的创意足以使葬礼永远铭刻在亲友心中。”

  为了配合个性化葬礼的需要,殡仪馆还添置了不少硬件设备,“现在每个告别室都有投影仪,可以播放视频,文德厅还有整面墙的大屏幕。我们还可根据家属要求,将告别厅布置成书房、花园、森林等场景,摆上逝者生前最喜欢的绿植、绘画。告别厅的纱幔以前一直都是黑白两色,现在也可以换成逝者生前喜欢的粉红色等,不同于过去的压抑氛围,非常温馨。”陈晨表示,这些硬件很给力,为他们在策划葬礼时发挥想象力添上了翅膀。

   12下一页

  

  专家现场面试

  把考官打动就算过关

  去年4月,八宝山殡仪馆第一批4名葬礼策划师正式上岗,“我们可全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层层筛选出来的,能考上心里特自豪!”陈晨告诉记者,对这个新职业他们这些年轻人都很感兴趣,当时竞聘公告贴出后报名的有40多人,全是馆里的青年引导员,先是笔试,筛选剩下10人,然后特意请来民政部的殡葬专家给他们进行面试。

  这个新职业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教材,也没有同行可借鉴,在外地,甚至外国都没有专门的“葬礼策划师”,陈晨和同事们虽然对日本电影《入殓师》赞不绝口,对英剧《六英尺下》耳熟能详,但是具体策划一场葬礼却不知从何学起,全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这个工作的感悟。“大家冥思苦想,挖空心思,拼命想把考官打动。”陈晨笑着说。

  赵东来是个沉稳干练的小伙子,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和陈晨一起首批上岗。“当时我的创意是策划一场丛飞的葬礼。丛飞是一名歌手,更是一位热心公益帮助了很多困难学生的义工,我就设想从孩子的视角策划这个葬礼,让他帮助过的孩子们讲述他生前的故事,大家一起唱他写的歌。”陈晨的考题是策划一位老师的葬礼,“我想在灵堂上布置一个讲台,上面放着他讲课常用的东西,学生们打开作业本,每人写一句送给老师的话,然后把这份作业发到‘时空信箱’里,寄给天堂里的老师。”还有一道考题是策划一个6岁患血液病去世的孩子的葬礼,有考生把棺木设计得像摇篮、小床一样,棺木里还可以放书本、玩具,告别厅布置成粉色或紫色等柔和的颜色,装饰着小天使……这些创意最后都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然而,真正上岗之后,几位策划师却发现实际操办一场葬礼绝不像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么简单,需要多方面的职业素质。“首先,你要善于倾听,倾听逝者家属的想法,尽可能领会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图。”赵东来告诉记者,他在殡仪馆已经做了10年的引导员,接待家属无数,深知倾听的重要,“倾听的同时,还要善于沟通,准确地把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家属,为他们描述现场的场景以及可以达到的效果。我们通常都会把手机留给家属,他们一旦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就会立刻联系我们,有时会讨论到很晚,就一个创意反复商量,直到觉得完美无缺。”而写作能力也是策划师不可缺少的,“一个策划文案最多的时候能写上万字,从接待家属到出创意写文案,制作短片,布置会场,最后实施,时间非常紧,因为北京的习惯是7天内告别,一切的工作都要在几天里完成,有时候就会连轴转。”

  在天堂微笑

  丈夫“情书”相约来世缘分

  对一个策划师来说,当脑子里一个葬礼的创意最终完美地展现出来,那种成就感无法形容。陈晨最难忘的一场葬礼是她为一位在外地出差时遭遇意外的年轻护士策划的。“她年轻漂亮,有个深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两岁的可爱小孩,由于在外地已经火化,她的家人找到我们想办一个骨灰追思会,让北京的亲人朋友最后送她一程。”为了做一场最好的葬礼,陈晨和逝者的丈夫深谈了好几次,“她丈夫非常悲伤,但是也很坚强,他想通过葬礼追忆他们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刻,最后一次对她表达深爱,他不想让大家流着泪送她走,希望大家记住她最美的样子,为她在天堂祝福。”

  陈晨请家属提供了逝者生前的照片和录像,馆里专业的“影音制作工作室”精心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那是一个10分钟的短片,就像她丈夫希望的,回顾她一生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大学时代的青春飞扬,俩人恋爱时的温馨甜蜜,工作的快乐充实,有了小宝宝一家人的狂喜……短片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一张她快乐微笑的照片,伴奏的是一首柔和浪漫的钢琴曲。”现场没有花圈挽联,只有用上万朵白玫瑰扎成的花篮,宛如女护士纯洁美丽的生命,40多位亲友在花丛中静静地观看短片,没有默哀,没有握手,也没有哭泣。她的丈夫给她读了最后一封“情书”,相约来世的缘分;闺密送上一段“悄悄话”,友情隔着时空传递;最后,大家每人把一句送别的话写在小卡片上,放进白玫瑰花篮里,一同焚烧。这场葬礼主题名为“在天堂微笑”,“整个仪式非常安静、温暖,给所有的亲友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去年一年中举办的69场个性化葬礼,每一场都凝聚着策划师的灵感。赵东来为一位事业成功的老太太策划了一场葬礼,“我们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把她白手起家开创事业的一生做了一个回顾短片,老人中国和美国工厂的员工都发来了祝福,她的两个小孙子还从美国发来视频,是他们为奶奶演奏的钢琴曲,葬礼就在祝福和钢琴声中结束。”还有一位逝者是一名老党员,生前心愿是交上最后一笔党费,策划师以此为葬礼主题,由他的妻子致辞并将党费交到单位同志手中。。在一个8岁小女孩的葬礼上,他们用白玫瑰和粉色康乃馨制作了一张小小的鲜花灵床,在《送别》的悠扬歌声中,家人拉着女孩的手,和她轻轻低语。

  由于没有教材和老师,几位年轻的葬礼策划师寻找一切机会学习,“最近刚看了一个台湾葬礼的宣传片,和我们做的有很大不同,可以借鉴参考,”陈晨说,“给逝者一个完美的谢幕,让他们的家人感到欣慰,是我们工作的价值。”(张 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