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海军指挥学院外军学员:“我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5/2012 18: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2月25日电 题:海军指挥学院外军学员:“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作者 沈抒 秦若云

  2月23日,由中国海军发起和举办的首次国际护航研讨会在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举行。该院外训系学员与20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的中外代表一道,围绕亚丁湾护航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来自新加坡的一位海军外训学员说:“参加这次国际海军的聚会,是我在中国受训期间一次很重要的经历,很感谢校方做这样的安排。”

  多年来,海军指挥学院外训系的工作人员以“外交无小事”的严谨和“真诚待远客”的热情,不仅改变了许多学员对中国的偏见,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被四总部评为“全军外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军援外工作先进单位”。

  “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2012年春节期间,外训系为外国学员专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专题中文课。课后,来自坦桑尼亚的鲁塔少校现学现卖,对着尼日利亚的阿沃菲少校一边作揖一边用生硬的汉语大声说道:“恭喜发财!”逗得其他学员开怀大笑。鲁塔说:“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我们学会了不少中国春节的传统礼仪,还会用汉语互相祝福新年,也了解到一些中国的‘年’文化,饺子、汤圆、鞭炮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其实都蕴含着中国人民淳朴而炽热的祝福与心愿。”

  除去学术上的研讨交流,外军学员还积极参与该院文化活动。在该院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各种晚会上,均能见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军人,同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茉莉花》等歌曲。

  以前,由于一些媒体的歪曲报道,不少外国学员对中国的印象还存在种种偏差。而摆在案头的一份调查结果也让外训系主任杨成根感到意外和沉重:当期学员来自近30个国家,竟然没有一个国家能收看到中国的电视节目。

  在学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外训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关于中国国情介绍的比重,增加了现地教学环节的时间与地域范围,并开展了“感受中华文化,架设友谊桥梁”系列活动,使学员对中国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甚至在送学员回国之前,杨成根主任还利用陪他们登长城的时间,介绍长城的防御性质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通过这些活动,一个开放、民主、友好、热爱和平的中国国家形象开始深入人心,许多学员对中国的印象也有了极大的转变。菲律宾的卡洛斯中校临行前明确表示,“百闻不如一见,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在我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外军学员们兴致盎然地登东方明珠塔、逛繁华的南京路、夜游黄浦江。夜色下的黄浦江两岸流光溢彩、景致缤纷,“东方巴黎”的繁华美景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赞叹不已。几年来,外军学员的足迹遍布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改革开放前沿广东、有着“华夏第一村”美誉的江阴华西村等地。他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崛起的中国。

  第三次来中国留学的坦桑尼亚学员阿巴达拉中校曾经感慨地说:和谐中国、魅力中国!我每一次到来,都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纳米比亚海军少校斯坦利真诚地说: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回国后我要把在中国的见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们分享,让他们知道一个真实的中国。

  “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

  第二次来到外训系学习的埃及学员艾哈迈德发现,和上次相比,周五的午餐时间由12点提前到了11点40分。有了这20分钟,他和他的穆斯林同学们便可以从容地吃过午饭,再赶到南京新街口附近的清真寺诵经祷告。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尊重。”艾哈迈德在埃及海军训练部任职时,曾负责收集整理埃及外派留学人员的报告,他经常在派往某些国家留学人员的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国家的傲慢与偏见。

  来自巴基斯坦的萨曼和艾哈迈德有着同样的感受。萨曼曾到多个国家留过学,“他们认为他们讲的就是真理,根本不容你讨论。”而在中国军事院校,即使在课下,萨曼也随时可以和教员平等地讨论问题。

  尊重还体现在更多的细节上。来自印尼的戴昂曾因身体不适住院检查。为了解决他的饮食问题,系主任杨成根专门安排他到医院附近的一家穆斯林餐厅就餐,看他吃得满意,才和餐厅协调让他们把一天三顿饭都送到戴昂的床头。去年的南非世界杯,乌拉圭队一路杀入四强。系里就专门把卫星信号接到能容纳更多人的军官俱乐部,系里的工作人员和很多外军学员陪着来自乌拉圭的学员迪亚戈,和他一起为乌拉圭队加油助威。

   12下一页

  

  学员所在国家独立日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庆贺的话语,学员生日时为其送上贺卡和生日蛋糕,学员收到晋升命令时宣读院长的贺信……细微之处,外训系让外军学员感受到了中国式的关心与尊重。

  “我们永远是朋友”

  2011年底的一天,外训系值班员接到了门岗打来的找人电话。原来,是已经毕业的马来西亚军官夏福蒂携妻子儿女在华休假,专程来到南京“回家看看”。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就是在中国留学时怀上的。

  10余年间,像夏福蒂这样“回家看看”的学员还有不少,打电话过来表示问候和感谢的更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在外训系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用学院政委张远的话说,外训系每培训一批学员,就结下一群朋友。

  来自莫桑比克的夏伍克在毕业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踢球时踢断了脚跟腱。按照相关规定,这种情况需要学员自己处理。但夏伍克为难地表示,本国做不了这个手术,回国后还要转到南非治疗。杨成根主任向学院报告后,及时联系医院为他做了缝合手术。夏伍克感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帮助我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落下残疾。”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布隆迪的热拉尔急性疟疾发作,斯里兰卡学员巴蒂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巴基斯坦学员易加斯的妻子患上妊娠并发症……无论是学员本人,还是配偶子女,只要遇到困难,都会得到中方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巴蒂感动地说:“即便在本国、在家中,我也未必能得到这么好的治疗与照顾!”易加斯则说:“我要告诉我的儿子,永远不能忘记中国,不能忘记中国海军指挥学院。他出生在这里。这里有他的亲人。”

  外训系领导记得每一位学员所在国家的独立日或国庆日乃至该学员的生日。每逢此时,一定会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送上自己亲手写的贺卡,捧上精心定制的蛋糕。逢年过节,他们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尽享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快乐。

  告别不是遗忘,友谊地久天长。许多学员在中国国庆节、建军节以及新年之际,发来祝福的邮件。在晋衔、调动时,也会在第一时间向系里通报。在许多场合,他们对学院与外训系表现出的那种热情与怀念,也让人感动不已。杨成根主任随团到委内瑞拉访问,从外训系毕业的塔江中校当时正带领部队在外地参加抗洪抢险无法赶回,便委托妻子专程向杨成根主任转达歉意。时任学院院长的徐卫兵去年10月到澳大利亚参加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时,从外训系毕业的新加坡军官李荣富主动走上前来敬礼报告,并表示,“我们永远是朋友!”(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