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大型超市接到公安部门要求,购买刀具须出示身份证、登记姓名、说明用途。记者探访发现有超市买菜刀需要身份证,有的则不需要。对于买菜刀实名制,北京市公安部门未予以回应。(1月29日《新京报》)
“菜刀实名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官方说法。这种通俗化称谓的发源地,大约要属2010年8月的广州。当时,为了防患于未然,保证亚运期间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广州市公安局起草《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刀具安全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其中部分刀具实施“实名购买、定点销售”的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议论。
如果不是十分健忘,相信不少人仍还记得,广州亚运和上海世博期间相继尝试施行的“菜刀实名制”管理举措,很是引得舆论哗然,且以冷嘲热讽居多。而今,北京再度风传亦将步其后尘,恐怕怪言怪语同样也会如影随形。可是,尽管如此,笔者仍想“不识时务”地略表一己之见:“菜刀实名制”首先是一种有为而治。
毫无疑问,即便不是缘于大型盛事和盛会,对各类刀具买卖的从严从紧管理,肯定要比睁眼闭眼、无所作为的放任态度,更加能令社会公众安心与放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听闻或一看到“菜刀实名制”,第一感觉或第一印象,立马就想到诸如“菜刀实名制”疑似“安保样板戏”、“菜刀实名制”凸显“有能还是无能”、“菜刀实名制”难道想达到“行凶实名制”之类的“第一嘲讽”,我看就显得颇不公允和厚道。因为,具体的方式方法,也许值得商榷和探讨,但政府有关部门“从紧管刀”、维护治安的思维,何错之有?
从一些地方和城市试行的“菜刀实名制”做法来看,其要强化监督与管理的,当然不仅仅是一把菜刀。某些论者故作糊涂地“拿菜刀开涮”,即便不存别有用心之意,至少也有起哄取乐之嫌。至于某些所谓的合理质疑中,认为“菜刀实名制”会助长公民信息隐私的泄露,当然不能说其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但是,凡事往往无法尽善尽美。很多时候,权衡得失,综合利弊,则需要一种舍小求大的“权利默契”。当前眼下,既然我们能够忍受垃圾短信的时时骚扰(这其实也是个人信息隐私遭受侵犯的表现),为何偏偏就对“从紧管刀”的身份登记而耿耿于怀、特别不容呢?
“从紧管刀”也好,“菜刀实名制”也罢,最好的局面,当然是公民登记信息绝无泄露之忧,所有刀具买卖都须严格记录。这样的话,哪怕现实语境中存在再多的“实名制”,人们也不会疑虑深深、忧心忡忡了。也许,正是缘于虑及了这一目前尚难实现的“国情”,对于悄然尝试的“菜刀实名制”,北京公安部门采取了一种未予回应的模糊态度。这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大家心知肚明、互体互谅,先把这种管束与管治,视作一种循序渐进的积极作为,然后再寻求逐步改进与完善,其对社会的有益之处,难道会比油腔滑舌地趁机“戏说”和“怪说”一通来得差么。(司马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