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月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为应付未来近30年的人口增长,港府早前就维港外填海及发展岩洞展开咨询公众,昨日中途“突然”补充25个填海选址,供市民考虑,除了提出近岸填海,还建议3个人工岛方案,最大面积是在长洲南兴建的人工岛,面积相当于75个维园(或70个太古城屋苑),以满足至2039年1,500公顷的土地需求。当局冀今年中内敲定10个可行选址再作详细研究,最快于2019年推出首幅填海用地。
发展局去年11月就维港外填海及发展岩洞咨询公众,咨询期直至下月底,当局原订制订选址准则后,拟于今年中提出合适的选址进行第二阶段咨询,但因应公众反映当局没有提供选址难以讨论,遂于昨日“突然”提前公布25个可供考虑的填海选址,并分为4大类别:人工岛方案、连岛方案、在已改动海岸线填海、以及在天然但非受保护海岸线填海。
当局公布的人工岛方案包括在长洲南填海1,500公顷、南丫岛北填海逾400公顷、长洲南;连岛方案(把多个离岛连接),建议包括将坪洲连接喜灵洲;至于近岸填海方案,当局提出13个在已曾填海的海岸对开填海,包括屯门、青衣西南、大埔工业等地,又选择7个生态价值相对较低的天然海岸作为填海选址,包括龙鼓滩、船湾及乌溪沙等地。
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木工程处处长唐嘉鸿昨日出席简介会时称,当局已考虑《保护海港条例》及生态保育区等因素,经初步技术评估,提出上述填海选址。他称,公布有关选址让公众能提出较具体的填海准则,以便今年中拟订10个选址后,再作详细可行性研究,并指公众可在上述选址外提出其他选址。
当局现阶段未有评估填海土地的面积目标,唐嘉鸿表示,香港人口直至2039年将达890万人,较去年增加180万人,以香港1%土地可容纳100万人计算,仍需增加4,500公顷土地,再扣除重建、收地、更改土地用途、发展岩洞及石矿场等政策,务必在2039年额外提供1,500公顷土地。
土木工程拓展署总工程师李巨标表示,当局在过去的咨询明白公众对环境生态的关注,在评估选址时已剔除受保护区域,包括海岸公园、维港范围及具特殊科学价值地方,并指在落实选址时会采取缓解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他又称,现提出的填海范围未有明确界线,可视乎公众意见再调整规模,期望“与民共议”。
当局仍未有具体填海用地的用途分布,但会满足人口的住屋及不同产业的需求。规划署副署长凌嘉勤表示,虽然香港对土地需求持续增加,但今次提出25个选址并非要为开拓土地而“凑够数”。他续称,因应公众对居住质素的要求,当局在厘订新发展区的发展密度时,已将地积比维持5倍至6倍水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