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供水,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利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中的“九龙治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通过建立水务局,推动了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即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从“九龙治水”到“一龙治水”,水务一体化改革能否起到增强供水能力、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改革的风险在哪里,应当如何推进?
如何破除多头治水
同遭暴雨,不同城市,两种结果。
2011年夏季,全国多个城市遭遇暴雨,道路积水、地铁故障、拥堵不堪,市民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同期,江苏省徐州市也遭到暴雨侵袭。6月23日这天,每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达到短时暴雨级别。曾经也是“逢雨必涝”的徐州,这次却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的现象,一些路段的短时存水也在雨后不久就消退了。
在暴雨的天气预报发布后,水务局立即组织调度,提前布置开闸,降低市区故黄河、奎河等主要河道水位;及时打开市区各主要路段排水井箅,全力下泄雨水;并派专人值守路边排水的窨井盖,所有水务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暴雨来临时已经做好全部准备工作。
在徐州水务局局长冯正刚看来,“这正充分体现出水务一体化的优势”。
即便知道要下暴雨,作上述应急准备也需要协调三四个职能部门,等到下雨积水时,协调工作可能还没完成,“现在所有相关部门都已经归入水务局,一体化改革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冯正刚说。
2010年8月,徐州水务局正式成立,将原本分属于建设、环保、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的涉水事务全部归入水务局,实现了对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改革以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机制顺了,事情好办了,水务工作多年的欠账,如今也都可以补上了。”徐州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韩刚表示。
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分部门管理,即水源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供水与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污水处理由环保部门管理,以致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供水,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利用。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实行水务一体化,对区域的防洪、除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统一管理,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暴雨应急只是一个缩影,改革以来,徐州市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水务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实施城市安全供水工程,徐州市兴建加压泵站,疏通管网瓶颈,提标改造地表水厂,城区日供水能力比原来提高10万吨,城市高层住户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投诉率下降47%。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