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北斗”发力导航中国 提供定位等试运行服务(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8/2011 10:35:00   来源:人民日报

“北斗”发力导航中国提供定位等试运行服务(图)

  图片来源:北斗网

  

  核心提示

  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天开始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服务范围覆盖我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的性能将在应用服务中接受考验。

  服务范围覆盖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定位精度约25米

  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到目前为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系统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从12月27日起,开始向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

  冉承其说,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包括:服务区从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位置精度为平面25米,高程30米;测速精度每秒0.4米等。

  据介绍,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正稳步推进。第一步业已完成,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12年,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将发射6颗组网卫星,进一步扩大系统服务区域和提高服务性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冉承其表示,到时候北斗的定位精度将达到10米左右。

  作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已在交通运输、救灾减灾等方面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航天高科技工程,也是我国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冉承其说,随着人们对卫星导航需求越来越大,没有自主可控的系统,发展安全将缺少保障。

  以2003年开始正式提供服务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为例,已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南方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冉承其介绍说,交通部门目前正在尝试进行基于北斗系统的车辆管理,包括重点解决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和长途运输危险品车运行中的监管问题,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降低交通风险。气象部门也正在开发基于北斗的大气海洋空间预警应用,以提高空间气象预警能力,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广东省也在推进基于北斗的公务车辆管理,取得明显效果。湖南、上海等地也都在积极开展基于北斗的应用。

  冉承其说,北斗系统还没有完全建成,要到明年10月份才能把“第二步”全部建成,建成一个区域型的北斗导航系统。试运行是为了尽早满足我国和周边地区的需求和尽快推动北斗应用。随着后续卫星数量的增加,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地面终端研发的成本也将下降,这些都将推动北斗的巨大应用,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服务。

  目前广东珠三角地区已经有不少民营电子企业专门从事研发基于北斗的相关应用,一些北斗应用终端已应用在路测和跑车试验,性能都非常稳定。冉承其表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北斗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

  北斗系统面向全球免费,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

  目前全世界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正在建设的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系统。

  冉承其说,在四大导航系统中,在精度和成熟度上,GPS最为领先;俄罗斯正在加紧建设的格洛纳斯系统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提供服务。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尚未提供服务。

  据介绍,从建设模式上,北斗系统与其他三大系统不完全一样。它首先建设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先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而作为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的特色和优势,短信服务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时被接续。短信服务让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告诉用户他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还可以让用户告诉别人他自己在哪里。短信和卫星导航结合,是北斗的独特发明。

  冉承其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建设、不断完善为全世界提供免费的卫星导航服务,强调和承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世界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同时,冉承其说,中国从开始建设北斗系统以来,一直坚持既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积极推动兼容共用,可以让全球用户可靠使用。从大众消费来讲,国内有相关企业正着手研发北斗终端和北斗兼容终端,也就是说,用户既可以单独使用北斗终端,也可以兼容使用GPS和北斗系统。

  “多一个北斗,多更多帮助,用户获得的服务更加安全可靠。”冉承其说。

  北斗织网,起步晚但不落后(链接)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开始研究利用卫星进行地面定位服务,但受制于当时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这项名为“灯塔”的研究计划搁浅了。

  1983年,我国科学家陈芳允和一位美国科学家同时提出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设想。我国在开展多年预研后,于1994年全面启动导航系统的研制。2000年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

  2003年5月25日,又一颗备份卫星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工作的完成。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中国的“北斗”起步虽然比GPS晚了20年,但在技术上并没有落后很多。

  2011年,中国航天完成了19次宇航发射,其中包括3颗北斗导航卫星。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介绍,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由此带来的发射密度非常高,平均每年大概要发射7至8颗导航卫星,在2020年前,将研制发射30余颗北斗导航卫星,形成覆盖全球能力。

  (综合新华社及本报记者余建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