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曝出一些官员借助自己的官职耍官威、炫权力,标榜地位,甚至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撑腰。这种“炫官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只会伤害民心,伤害政府和干部队伍形象。
“我是局长”、“我是纪委书记”、“我爸是领导”……这些看似介绍身份的言辞,如今却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及其家属炫耀官位和权力的口头禅。
难怪民间调侃:“有钱的炫耀财富,有秘密的炫耀信息,当官的炫耀权力”,炫耀病实在太疯狂,何时能根治?
炫官成了传染病
事情过去两个多月,但很多人对这位“强悍”的纪委书记仍记忆犹新:安徽桐城市范岗镇纪委书记李成富一行人,到该市医院看病。因与工作人员有点小摩擦,李成富竟大打出手,将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杨辉打伤。
“我上面有人,我是纪委书记,我怕谁,打不死你。”他边打人边口出狂言,气焰嚣张。事件被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桐城市纪委对李成富作出停职检查的决定。
因为一点点语言上的摩擦就斯文扫地,挥拳弄脚,实在有伤干部的形象。
打人看似炫耀的是“武力”,而李成富打人是在炫耀自己的权力,在他看来,有个一官半职就可以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最终只会引来民愤。
这样的“炫官”事件并不是个例,当前,全国不少地方都曝出类似患有“炫官病”的干部:
山西永和县副县长冯双贵4名亲属夜闯民宅,大打出手,参与施暴的冯双贵儿子冯源在殴打受害人时毫无顾忌。
沈阳沈河区工商局局长家人销售长毛粽子被媒体曝光,局长夫人竟然带着一帮人大闹报社,打伤多名工作人员。随后局长拉了两车的人赶到报社助威,大闹之外还要找两名相关记者“单挑”。
……
这些人的行径如出一辙,无一例外地是自己违法乱纪在先,而面对群众的质疑、诘问、声讨时,首先亮出的是自己的岗位、职务,臆想凭身份吓倒人,意图仗势欺人,浑然忘了人民公仆的身份。
如今,这股“炫官”风还有蔓延之势,一些人谎称自己是干部或干部家属,妄想逃脱惩罚。我省高速交警就曾碰到这样的荒唐事。
日前,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二界岭省际卡点,高速交警对进省车辆进行例行检查。一辆浙E牌照的红色马自达6通过收费站后,非但没有按照交警指示停车接受检查,而且直接从两名执勤民警中间穿过,加大油门疾驰而去。
这辆车被交警拦截后,经查,有5条以上违法未处理。交警根据规定将车子扣留。不料,车上两名30来岁的男子态度十分嚣张。其中坐在副驾驶室一位身材较胖的男子还搬出了在某军区当“司令”的舅舅:“我舅舅是军区司令员,不相信,你们打电话问问! ”
不过,这样的叫嚣并未起到多大作用,这辆车子被扣留在停车场。后来,该车主接受违章处罚后,湖州高速交警还对其不服从交警指挥,处以200元罚款后才放车。
经过核实,这位称“舅舅是司令员”男子有两个舅舅,都是在外省开船的。他辩解,自己当时喝多了酒,说了胡话。
到底是不是因为醉酒说胡话,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想象,此人骨子里觉得有个官员亲戚肯定好办事,所以也玩一把“炫官”。
以势压人真可悲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炫官”之举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演变成多种形式。
11月23日下午,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为迎接领导的到来,本该在教室里上课的200多名小学生暂停上课,身穿校服站在县政府大院内的道路两旁,夹道等待前来开会的领导。嘉宾在一片“热烈欢迎”声中入场后,孩子们才回学校继续上课。
更有甚者,权力的泛滥还上演了一场“领导搬家,千人排队争相送红包”。当年,时任廉江市公安局副局长陈锡照迁新居、大摆千人宴席。陈锡照的确很有“面子”——领导来了,下属来了,赌场和娱乐场所老板也来了,一些警察甚至为其充当“家丁”,张罗吆喝。
这些“炫官”干部,动不动就口出狂言,一不合心意就以势压人,他们没有敬畏手中的权力,反而想事事借手中之权去搞特殊、耍威风,妄想利用手中权力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其实,越是“张牙舞爪”,事事想占“上风”,想显示自己的强势、高大,却不料无形中暴露出自己的怯懦和渺小了。
回顾一个个因为“炫官”而“出名”的官员,最终都会落得被公众痛斥、名誉扫地的下场,现在恐怕不少人连肠子都悔青了。
专家认为,当前,经常发生“炫官”现象,这是权力观念和行为错位的表现,不仅仅是官员个人素质问题,说到底,是因为权力的监督疲软乏力,导致他们以为手中权力只是来自上级的“赐予”而非人民群众所赋予。权力一旦到手就成为个人待遇和享受的凭证而非公共服务的工具,这就势必造成权力作为的错位。如果任由这种错位蔓延,则会导致官民关系的错位,“鱼水关系”异化成“水火关系”,严重的会引发“仇官”情绪。
炫耀自己的官衔,看似很威风,也许逞了一时之强,但伤害民心的同时,最终也会伤到自己,百姓不会答应继续将这顶“官帽”戴在他们头上。
炫权背后是腐败
“炫官”的背后,实质是“炫权”,而权力的膨胀,最终只会导致腐败。
有专家认为,言语上的“炫官”不加遏制,很可能会演变成利用特权满足炫耀需求的“炫耀性腐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大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下了个定义:“炫耀性腐败”多表现为奢侈浪费行为,简单说,就是政府官员做给别人看的行为,目的是满足某些官员的炫耀需求和炫耀行为取向,其基本特征就是利用权力挥霍公共资源。如,官员奢华办各类名目繁多的节庆;花巨资建造超豪华办公场所;上级到下级单位视察,下级官员举办盛大的欢迎仪式,让上级官员违规入住总统套房、吃喝方面铺张浪费等。
专家指出,权力不入笼子,就如脱缰的野马、下山的猛虎,可以信马由缰、横冲直撞,恣意肆虐、危害百姓,远离“权为民所用”的宗旨。
虽然,一些地方也做了诸多努力,要求领导干部增强群众观念,严禁对群众耍态度、摆官架、搞特权;带头遵章守纪,严禁干扰和妨碍执纪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严禁做出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行……
但事实上,除了让官员自律,更重要的还是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晒权”着手,制作权力流程图,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的权力行使都阳光透明,受到全社会的广泛监督,使其不敢为所欲为。
那些掩饰不住的腐败分子被发觉后,引发公众质疑,相关部门应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线索进行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以回应社会的监督力量。
只有在这样的土壤中,那些唬人欺人的“炫官”才会有所收敛,官员想“炫权”也就没了底气。
“自己本身就是靠人民供养的,却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用来欺压人民,真是一场闹剧。”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前,重要的是要矫正权力观念和行为的错位,不论他是什么官员,任何以权谋私、仗势欺人的行为,都应该是“零容忍”,严惩不贷,直至将这些人赶出干部队伍,这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炫官”者的头顶上应该时刻有一把“利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言行一旦违背了党的宗旨,脱离了人民群众,触犯了党风政纪,就会留下深深的伤痕,这才能真正根除“炫官病”。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一些领导干部不仅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打压群众,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歪风,是很可怕的。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监督时,往往过多地寄希望于批评、提醒、警示,也就是大多停留在口头的责备上,而忽视从行动上加以纠正,以致当其滥用权力或权力不作为时不能及时得到中止或改变。正因为如此,对于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及失职渎职的现象,尽管怨声载道,谴责多多,甚至“权威”文件也接连发布,但却总是成效不大。(记者 袁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