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坝县12月16日电 题:“捶打”藏族手工艺传承之脉
作者 刘贤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县城附近的洞沟村,有两件事被人记住,一是作为当地最大藏传佛教寺院格尔登寺洞沟活佛的家乡,二是作为阿坝县祥瑞藏族传统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简称祥瑞合作社)所在地。
洞沟村内一栋大门紧闭、院墙高耸的宅子外观并不起眼,但中国北京、浙江、甘肃等地多座寺庙的佛像都从这里运出。这里是佛像制作师甲央的家,也是祥瑞合作社的所在。
今年71岁的甲央穿着棉服、西裤和皮鞋,轻轻打开院门。比半个篮球场大一点儿的院子有些杂乱,中部靠左拴着一只体型健硕、对人狂吠不止的黑色藏獒,旁边还有个帐篷(也是工作间之一)。因天气寒冷,手工艺者大多放假回家,显得有些冷清。
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佛像一直是既具宗教意义,又含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甲央制作佛像40余年。他最开始是打造藏族妇女饰品的工匠,10来年后,改学佛像制作。
他说,那时自己二十七八岁,先是在县里一个小作坊里观摩,然后去各大寺庙看佛像,还找了藏族学者写的书来看,研究佛像比例、鎏金、镀金等工艺。
就是在这种琢磨中,甲央五六年后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座佛像。他说,那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及其两位弟子的塑像,“因完全按照书籍上的尺寸比例来做,拼接到一起时没有任何失误”。
此后,甲央制作佛像的名气渐渐传开。北京灵光寺,西藏用珍朗寺,甘肃拉卜让寺,阿坝县格尔登寺、各莫寺和朗依寺等寺庙内都有他的作品。
制作佛像并不轻松。仅打磨这一工序就有可能把手上的皮磨掉几层。在紫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化生产竞争的压力下,纯手工的佛像制作手艺的传承之路并不平坦。
甲央想到成立合作社。“这对我们村子有好处,可以发展村子的经济;对周围信教群众和寺院有好处,没有合作社他们就要去很远的地方做佛像;第三,民族的文化、手艺可以得到传承和发扬。”甲央如是分析说。
今年7月,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首家藏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个名为“祥瑞”的合作社由甲央领头,有40多岁的谢尔伯、泽让达机、罗伯等骨干和20多岁的学艺者,其中有7位来自西藏昌都的学徒。
甲央说,“原来没有成立合作社时只能小敲小打,后来名声出去了,生意接连不断”,目前已经接了各莫寺一个大佛像的活儿,要做满明年一年。他表示,接下来就“希望扩大规模,改善手工作坊的条件”。
手锤敲打、砂纸摩挲,佛像均匀光泽的色彩在甲央老人手中渐渐显现。在这千锤万打中,藏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之脉也越发强劲。(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