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称中国灰霾污染严重 现行空气质量标准滞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1/2011 02:24:00   来源:科技日报

  上海2010年灰霾天数已占全年的30%至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1月29日,又是一个灰蒙蒙的天气。

  打开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在空气质量日报中看到“11月28日12时—11月29日12时”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是:北京所有城区均为“良”,除东西、官园和植物园等少数城区的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外,其他大部分城区是可吸入物颗粒(PM10)。

  但美国大使馆网站在其英文网页上公布的监测结果却大为不同。在11月29日凌晨1点—7点,美国驻华大使馆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发现,空气中PM2.5含量在45—52微克/立方米之间波动,空气质量指数(AQI)是117—128,分级为“对敏感人群不健康”;到晚上23点,PM2.5含量增加到15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为205,分级为“非常不健康”。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这两者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中美采用了不同指标来量化评价空气质量:北京用的是API(空气污染指数),根据是PM10,美国大使馆用的是AQI,根据PM2.5,两者无法直接比较高低;美方数据是单一监测点,一小时数据,北京环保局数据是全市27个自动监测点,24小时的平均值。

  那么该采用什么指标来量化空气质量更为准确?空气质量的描述能否更简明易懂?

  11月16日,环保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也就是说,PM2.5的数值有望出现在环保部门发布的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即使这个数值的发布时间可能要到2016年。

  ———— 民间自测PM2.5 ————

  只有空调车内空气偶尔达到美国“优”标准

  在所谓“达标天”,天空依然灰蒙蒙的情况让公众感到疑惑和担忧。就如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公众主观感受不完全一致”。于是,环保NGO和不少市民自发拿起空气检测仪器,走上街头,开始自测PM2.5,并通过网络发布民间PM2.5信息。

  王女士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出于对孩子健康的担忧,她成了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检测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今年7月18日,她带着检测器,上了公交车,从位于南三环的家到位于北京东三环附近的工作单位,还检测了10间办公室。

  她一天自测的结果发现,上午空气中的颗粒物普遍比下午少,有烟尘排放源的场所(如吸烟室、烤羊肉串摊)颗粒物明显增多,而空调公交车比非空调公交车干净,地铁比马路上颗粒物少点但又比空调公交多。

  她在空气质量记录里写道:以上结果看出,只有空调车内的空气偶尔达到美国人“优”的标准。多数时候,我们都生活在国标的健康空气和美国的不健康空气中。

  与王女士的自测比较接近的是,去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们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细颗粒(<PM2.5)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地区在北非和我国的华北、华东、华中。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我国这些地区的PM2.5全部高于50,甚至接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