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谈PM2.5入国标 北京监测PM2.5技术上没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7/2011 04:21:00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北京再陷雾霾之中。这种灰蒙蒙的天气自10月以来经常出现。与此同时,公众对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越叫越高。

  昨天,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王跃思,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所在的课题组近10年来一直在从事独立的空气质量监测,在北京设有11个监测子站。

  机动车增多致问题越来越突出

  京华时报:您怎么看PM2.5被写入国标?

  王跃思:这肯定是件好事,与国际接轨,也说明我们越来越精细化了。

  京华时报:您觉得哪些城市具备监测PM2.5的条件?

  王跃思: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的经济基础好,并且经过多年治理,粗颗粒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以北京为例,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建筑扬尘、地面扬尘、柴油车、燃煤的减少,使粗粒子大幅下降,但随着机动车的增多,细粒子PM2.5的问题反倒越来越突出,PM2.5在PM10中的比重已超过50%,并且仍在逐年增加。

  京华时报:如果现在让北京监测PM2.5,从技术上讲,实施起来难吗?

  王跃思:技术上应该没问题。在北京的27个自动监测站中,有十几个站都有对PM2.5的监测。

  京华时报:环保部征求意见稿中,给出的PM2.5的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你怎么看这个限值?

  王跃思:我觉得以中国目前的大气状况,这个浓度限值还是比较低的。除了沿海一些城市外,估计全国80%的城市都很难达标,也会有难度。

  京华时报:那应该怎么办?

  王跃思:如果天天超标,这对地方的打击性还是比较大的。公众也不要把PM2.5看得太重,千万不要忘了,PM10还是主要问题,即使监测了PM2.5,对PM10的监测也不能丢,千万不要走偏。PM10监测很重要,尤其是针对一些发展中的工业城市。

  马军,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领导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搜集大量官方数据,先后绘制出中国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地图,并把它们展示给公众。

  政府应有勇气面对真实情况

  京华时报:您怎么看待PM2.5纳入国标?

  马军:这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举措。首先说明环保部把公众的健康放在了首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回应公众的呼声,因为之前公众关于将PM2.5纳入国标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环保部的这一举措值得肯定。

  京华时报:有人担心,以目前环保部给出的PM2.5的浓度限值,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很难达标,这会不会对公众造成打击?

  马军:对于公众来说,真正的打击是天天看这灰霾的天空,听到的却是蓝天越来越多。我想公众、政府应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情况。

  京华时报:您怎么看环保部列出的PM2.5浓度限值?

  马军:环保部给出的24小时的浓度限值是75微克/立方米,其实这只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过渡时期第一阶段的限值,还是一个初级水平值,还不能说是完全健康的。这一点应该向公众告知。

  此次,环保部在新《标准》的警示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在配套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中,给出了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保护人体健康的具体建议。

  京华时报:你觉得哪些城市应该率先实施这一标准?

  马军:如果报出的数据经常显示出PM2.5空气污染超标,是很正常的事情。公众在获取知情权、监督政府部门工作的同时,也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少开车、不乱丢垃圾、装修使用环保材料等,都能有效降低PM2.5大气浓度。

  回音

  杜少中称是好事

  此前,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会接受国家统一部署,并努力提前实施。昨天,杜少中未接听记者电话。他在微博中评价新国标称“好事,谁不高兴啊”。

  记者观察

  PM2.5进国标经历一波三折

  我国首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于1982年制定并发布实施,之后经历三次修订。

  在1996年版的标准中,PM10被列入控制标准,但未将PM2.5列入。

  2008年,环保部再次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工作,但在2010年底首次征求意见后,环保部却只对PM2.5设立了参考限值,并未纳入强制性限制。

  “时机不成熟”成为PM2.5未进国标的主要理由。但这一决定却在今年10月以后迎来转机。持续的灰霾天气让PM2.5从专家口中,走入公众视野,将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环保部的态度开始松动,环保部污防司司长赵华林在今年十一期间曾公开表态,“为防治灰霾污染,我们将尽快修改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评价指标”。

  A06、A07采写本报记者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