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捡高尔夫球案“同案不同判”之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4/2011 10:18:54   来源:新京报

  盗窃的前提是偷“别人的”东西。刑法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它只能惩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不要求人人都像圣人那样“梨可以无主,吾心不可无主”。

  北京高尔夫用品商人冯书凯买通了某高尔夫球场的保安,把客人打进球场湖里的球捞走,共捞了1620粒球,价值10054.8元。近日,北京一中院终审判决:冯书凯等四人因犯盗窃罪,获刑3年、罚金3000元。(《新京报》10月22日)

  “捡”客人不要的球,算不算盗窃?这本身值得商榷,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之前媒体曾经大力报道过贵州修文县“村民捡球案”,那是一个错案!村民滕彩荣到高尔夫球场内捡遗弃球,“涉案金额”达到15513元,一审定为盗窃罪,获刑3年,缓刑4年(涉案金额比本案大,却得到缓刑)。此案经过上诉、抗诉、重审,最终村民被宣判无罪,滕被羁押401天,得到5万元的国家赔偿金和3万元的精神慰问金。

  一样的捡球,为何北京判有罪,而贵州不仅无罪,还给国家赔偿?“同案不同判”自然引发了争议。

  何谓“盗窃罪”?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的行为。盗窃的前提是偷“别人的”东西。刑法是最低的道德标准,它只能惩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不要求人人都像圣人那样“梨可以无主,吾心不可无主”——刑法只惩罚偷有主梨子的人,而不惩罚“偷”无主梨子的人。

  一般来说,在高尔夫球场,消费者向球场买球,就取得了球的所有权;之后球打到湖里、林子,消费者不再去捡,那就是以自己的行为,明示放弃了球的所有权。此时球就成了“无主物”,拿走它,就不算“偷”。好比拾荒者把公园游客不要的饮料瓶拿走,这也算偷吗(虽然他可能是非法闯入公园的)?上述贵州的案子里,当地法院就是以这个理由,改判无罪的。

  本案中,球场保安经理称:湖里的球不允许他人打捞,均由球场打捞,再作为练习用球使用。显然,球场方面也不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就是球的主人。但最终法院认为:不论打飞的球属于客人占有还是球场占有,都不属于冯书凯等人,所以还是构成盗窃。

  法律,本身就包含着均一、平等的意思。同样的事应得到同样的处理,这是公众对正义很朴素的追求。如果法院的判决,不能自洽,甚至相互矛盾,公众自然无所适从。所以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在积极应对“同案不同判”的问题,曾下发《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指导全国量刑规范化改革。

  但相似的案子,量刑差异巨大,还是经常发生;甚至像“捡球案”中罪与非罪,都不统一。贵州的案子更复杂,还涉及非法占地、失地农民安置等问题;但盗窃案就是盗窃案,应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不能因为“背景复杂”,就用法律来和稀泥。普通公众,有理由认为贵州和北京的“捡球案”,存在矛盾。这无疑有损于司法权威。

  如果两桩案件在法律事实上,的确有微妙的差别,导致罪与非罪的不同判决,那么司法部门就有必要向公众澄清原因所在,消除“同案不同判”的质疑。(徐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