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库尔勒10月21日电 题:新疆农垦兵团二代人的心愿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二师三十四团,从1956年建团50多年来,三代人在沙漠边缘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面对严峻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兵团第二代人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幸运一代”盼娃留
“我们是兵团中幸运的一代”,面对中新社记者,三十四团九连连长李龙强如是说,“巴州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里的人带来了很多困难,50多年前兵团入驻时这里什么都没有,兵团一代在这里建设吃尽了苦,为兵团二代创造了相对较好的生活条件”。
李龙强说,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资源的匮乏,兵团二代仍然面临环境、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为了家人的生计,我现在需要努力工作,比较没有时间唱歌了。”喜欢民族歌曲的他,现在基本没有时间去唱《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歌曲。
九连所在的巴州塔里木河邻近沙漠地区,每年6到9月,气温常高达40多度。常年不下雨的天气,迫使劳作中的兵团人挥汗如雨。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很多兵团三代都不愿意留在这里。我的闺女去年嫁到西安了”。说到这里,李龙强抬头望了望窗外的远方,眨着眼说,“明年春节闺女要回来看我”。
据悉,经过老一辈的努力,兵团曾有过辉煌,生活条件比周边地方高,兵团女子通常不外嫁,有“刮风下雨当礼拜,兵团姑娘不对外”之说。“闺女嫁那么远,回来一趟挺不容易的。我希望能带领连里的人继续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让连里的娃能留下来。”
售货店员“逐儿走”
“王强商行”店员孟华东,对田地里缺水的处境很忧虑。“没有水,种什么都容易亏损”,“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我把他们赶到外面打工去了,劝他们不要回家”。
三十四团种植有大片棉花。每年1到6月刮风对初播棉花种带来很大的危害。据同样是兵团二代的团政委薛利介绍,2007年4月的一场大风将团里14万亩棉花摧残得仅剩69亩,农垦人只能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播种。
薛利说,风刮走的不仅是棉花,也把一些人心也“刮走了”。现在团里在逐步改变种植结构,增加种植红枣和甘草等比较耐旱的作物。由于红枣通常需要种植三年时间才能结果,有的职工等不及。“我们希望能每年都赚到钱,但如果没有水,种什么都困难。”
不耕王强望儿归
中午时分,团场职工有的在休闲室里下棋,有的在户外散步,而“王强商行”的老板王强正忙着为店里进货。
王强是团里的一名职工,由于工资相对较低,他和妻子在团场里开了这家杂货店。“现在没有种地了,开店赚点钱能够在缺水的年代渡过难关。”
据悉,2008年的大旱灾让土地承包人亏损惨重,很多人因此不愿再种地。王强23岁的大儿子两年前去广州打工。“不管怎么样,现在这里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好,我希望儿子在外面锻炼几年后能回到这里。”
这两年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强化科学用水,棉花丰收,价格也大幅提高,不少职工收入颇丰。“兵团人离不开土地。不管情况如何,都要生活下去。”王强相信团里的政策会越来越好,环境也会慢慢得到改善。“如果儿子回来承包土地,生活会越来越好”,王强满怀信心。(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