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甘南10月14日电 题:拉卜楞寺僧人扎西修行路上的快乐和烦恼
中新社记者 丁思
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木屋,一张床,一个书柜,百本书,一个冬天取暖用的炉子,这就是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僧人扎西住所里的摆设。脱下鞋子,盘腿而坐,捻着佛珠,扎西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他修行路上的快乐和烦恼。
扎西是青海海东镇人,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当地一寺院学习5年,1993年来到被外界称为“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潜心研习佛学哲学。在此修行了18年的扎西,已经获得“道然巴”,相当于硕士学位。
“踏进寺院,每个人每天的安排就是你一辈子的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几乎一样。”扎西告诉记者,他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开始诵读经书,等天空明亮后,洗漱吃早餐;随后继续诵读至下午二时许,遂用午餐;晚餐经常不吃,饿了就吃一点糌粑;饭后再诵读数小时。当然,寺院的功课和活动,他基本也是次次参加。
扎西说,他一天要用15个小时研习佛经,倘若下午不忙,弟子们会前来住所请教佛学问题,一起诵读、辩论佛经。“藏传佛教中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能拥有一颗菩提心,我虽每天念经、看书、修行,但达到这个境界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智慧。”扎西虔诚地说。
今年“十一”假期,一位20多岁的上海女子突然闯进了扎西的住所,不仅向扎西讨教人生哲理,还吃了扎西亲手做的糌粑。“她来自大都市,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很相信僧人。”面对两种不同环境的人生,扎西说自己“很尊重她,但不羡慕。”
靠努力获取而来的寺院高级学位,让扎西的修行道路显得轻松而快乐,而朋友的问候和牵挂更是他最大的欢喜。扎西说,他在北京和青海有几个好朋友,青海的朋友送给他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里是朋友下载的佛经电子书;他们相互之间还会探讨佛学,“都是直来直去的朋友,会当面纠正对方的错误和缺点”。
“人生不可能没有烦恼,修行路上我也会有烦恼,接触外界过多,心境会变得浮躁。”扎西说,随着学习时间年限增加,人的心胸会变得越来越开阔,正如人的生老病死一般,倘若能淡然面对生命的自然生长规律,一切烦恼皆是庸人自扰。
采访结束前,扎西突然拿出手机翻出短信给记者看,一位在国外念博士的朋友近日给他发来了问候短信,此时的扎西神情满足而欣喜。他告诉记者,相信人有前世今身,人的身体会消失,但人的智慧和灵魂会代代相传,同样,快乐也是。(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