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军队推军事训练改革 提高实战化正规化水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23/2011 12:0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刘逢安)“十二五”时期,中国军队军事训练将会达到什么水平?军事训练改革发展之路将如何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部长陈照海表示,“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不断提高军事训练的实战化、科学化、正规化水平。

  解放军总参谋部日前颁发的《“十二五”时期军事训练改革总体方案》透露,到2015年,新的训练运行方式基本建立,训练内容信息化含量显著增加,适应岗位任职需要的军官、士官训练体系基本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首长机关指挥训练和作战单元合成训练、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在信息化程度较高部队普及推广,以基地、模拟、网络训练为重点的信息化训练条件明显改善,训练模式更加适应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要求。

  方案从训练运行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管理和训练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今后5年改革的主要任务。

  训练运行方式改革,主要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基本形态的变化,实行单个人员分类分级训练,调整部队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完善联合训练体制机制和组织实施,建立联合训练牵引军兵种训练的运行方式。

  训练内容改革,主要是根据新的训练运行方式调整训练大纲,持续充实信息化训练内容。

  训练方式改革,主要是以谋略训练为重点,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首长机关指挥训练;以增强专业系统功能为重点,推行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要素集成训练;以军兵种部队内部协同为重点,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单元合成训练;以全系统全要素整体联动为重点,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体系融合训练。

  训练管理改革,主要是发展数字化、网络化训练管理手段,加强训练全过程全要素精细管理;完善训练考评机制,健全训练激励机制,推动训练实绩与官兵切身利益挂钩。

  训练保障改革,主要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推进保障条件信息化;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训练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的特点,推进保障模式集约化;按照标准化、制度化的要求,推进保障管理规范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