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处居委会要求前来盖章办证的民众先买50元福利彩票。工作人员称自己没义务帮助盖章,但没章就领不到证。对此,南京市秦淮区福利彩票发行办公室解释,因为今年南京市的“福彩”销售任务较重,所以他们让社区也承担了一部分的销售任务。(8月21日《京华时报》)
一颗章,50块,没钱买彩莫进来。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都“牛气”如此,权力作为通货的紧俏与硬气足以“一叶知秋”。我只能说,此事见证了两个“奇迹”:一是扶危济困的福彩竟然“摊派”之心不死,还有什么颜面令人信服其公益慈善的属性?二是居委会连公权的边都靠不上,竟然也沾染上官场的僚气,怎就不怕居民免了他的职?
大凡世事的诡异,往往多是名不副实,比如红会与郭美美,比如青基会与中非希望工程。福彩顺势而出,是因为在解决困难群体问题时“太差钱”。时任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说:“不能因为没钱工作就不搞了。”但福彩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在“大发善心”之余,似乎一直摆脱不开“无度圈钱”的魅影。早在2009年,四川遂宁市城区文成街社区甚至向该辖区低保户销售彩票,称“不买他们的彩票就领不到低保”——原因是当地民政部门与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当年要销售彩票3000万,为冲刺不得不捆绑搭售。即便是今年,除了南京,安徽亳州也在日前传出了摊派疑云:当地所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甚至武警、消防、非公有制企业、个体户都“被开展”了一次“福彩一日捐”的活动,每人捐出不少于50元的工资,用于“自愿”购买福利彩票。以福彩的中奖几率来看,如此“强买强卖”,与抢钱何异?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面目如此狰狞、手段如此卑劣,目的正义一定“和蔼可亲”?
福彩与居委会的联姻,绕不开几个问题:一是福彩指标是谁下达的?除了南京爆出的居委会强卖丑闻之外,其它地方又是如何“消化”指标压力的?二者,小小居委会,哪里来的动辄不给居民盖章的权力?如果不买彩票、事情办不了,居委会怎么就不怕权力监督部门发威?合理的解释只有两个:一是居委会对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摊派工作早就驾轻就熟,监管乏力、投诉失效,小权力自然也就有了大用场;二是公权部门与居委会心照不宣,或者说“摊派福彩”已经成为明规则,大家睁眼闭眼、共同完成“指标”的任务。
热衷以权力通道摊派销售的“福彩”,最好的结果无非就是“抢穷人的钱补贴穷人”。然而整个程序中的暧昧纠结,远比摊派的那点收入更为吊诡。当福彩搭上居委会大印的列车勒索骗卖,公益与慈善不过就是个不靠谱的传说,监察等部门有必要沿着这样的线索,看看究竟哪些失范的权力在福彩的强卖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当然,更要核查这是“义务演出”还是“高价走穴”。(邓海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