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际动态>  正文

美高官称袭击手段花样迭出 情报成反恐最好工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2/2011 00:5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8月10日电 题:美高官:恐怖袭击手段花样迭出 情报成反恐最好工具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在距离9·11恐怖袭击十周年还有一个月之际,现任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局长约翰·皮斯托10日畅谈十年反恐路。他指出,现在恐怖分子谋划的袭击手段花样迭出,致使当局只能从严防范,同时从实战看,最好的反恐工具并非高科技装备等硬件,而是情报、信息等“软件”,因此今后完善情报搜集体系将成为美国反恐的一大努力方向。

皮斯托当天现身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就9·11之后的反恐形势与公众座谈。作为资深刑侦专家,皮斯托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工作26年,并在2004年升任FBI副局长;2010年7月,他转任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局长,统一领导美国民航、铁路、公路、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反恐工作。

恐怖袭击手段花样迭出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实施的各种安检措施日趋升级,特别是在机场,乘客不仅要被上下搜身,还要通过人体扫描仪接受“裸检”,期间更有婴儿被搜身、残疾人为避安检只穿内衣登机等新闻传出,对此不少民众颇有怨言,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也成众矢之的。

座谈会上,皮斯托称他注意到这些措施引发争议,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当局只能从严防范,因为“恐怖分子正在想方设法冲破我们的防线,制造新的袭击事件”。

他举例说,最早有恐怖分子企图用“皮鞋炸弹”发动袭击,2009年圣诞节前后又出现“内裤炸弹”,去年秋天则在运送包裹的货机中搜出“硒鼓炸弹”,直至最近,反恐部门透露:恐怖分子计划把炸弹植入人体袭击客机。

“‘内裤炸弹’的体积非常小,而且还藏在男人的内裤里,很难被检测出来。疑犯通过金属探测仪时警报没有响,因为在炸弹里并没有任何金属物质。”皮斯托说。

谈及老人和孩童,他称曾有两位64岁的老人充当“人弹”,当局在监视恐怖分子时还发现过年龄更大的老人;至于孩童,他们显然不是恐怖分子,但“曾有两名十岁的孩子被利用,最近也有一名八岁的孩子被塔利班逼迫引爆炸弹”。

情报成反恐最好工具

面对恐怖分子花样迭出的袭击手段,皮斯托表示一方面当局正加紧研发先进技术,努力利用各类高科技安检装备防范袭击;另一方面:“我深信,情报是我们最好的反恐工具”。

他透露,去年秋天之所以在寄往芝加哥犹太教堂的两件包裹中发现炸弹,关键是有外国情报机构向美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即可以追踪包裹走向的邮件编码,最终凭借这两个编码,当局在阿联酋和英国将包裹截获,及时拆除经过精心改装的爆炸装置,一举粉碎这场恐怖图谋。

皮斯托介绍,鉴于情报、信息等“软件”对于反恐的重要性,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局正仿效以色列等国的做法,在波士顿洛根机场试行“全方位安检”,即不仅对乘客进行搜身、扫描等物理意义上的安检,而且还会利用先进设备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安检”,进而综合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和行动倾向。

“如果恐怖分子走进机场前就被识别出来,这是最好的防范措施,但显然我们无法经常得到类似的情报,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宪法框架内及尊重公民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已有的手段做到最好。”皮斯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