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丛生、水泥脱落的墓碑。燕玲 摄
陵园边上的人家。燕玲 摄
中新网伊宁8月3日电 (燕 玲)记者日前和几位老人前往新疆伊犁霍城县惠远镇烈士陵园祭奠刘光汉将军,看见烈士陵园杂草丛生,陵园受到侵占,需要有效管理和爱护。
这几位老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的老战士,后来就地转业到农四师66团场。他们此次是特地来陵园祭奠老首长。
我们沿着惠远南城墙边上的一条土路往前走,在小巷里左拐右拐后停车,老人说:“烈士陵园到了。”下车后,记者看到白杨树环绕着一片荒地,齐腰深的野蒿和丛生的骆驼刺中,隐约可见一些土堆。
一座斑驳的水泥纪念碑立在陵园中心。离休老干部闫欣秋告诉记者,解放军进驻伊犁第一团——六军十七师五十团在伊犁仅3年多的时间里,就有近100名战士牺牲后埋在了这里。1953年,刘光汉奉命由伊犁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之前,在这里建了纪念碑。
刘光汉的墓距烈士陵园纪念碑3米左右,黑底金字,墓碑背面还刻着将军的生平。
据记者目测,这片墓地占地15亩左右,以纪念碑为界,拦有一道铁丝网。铁丝网外有密密麻麻38座墓,都没有墓碑并且长满了杂草,有的墓年长日久已经快平了。铁丝网内有29座墓,大部分都有碑,少部分墓碑已残损。
现年90岁的五十团老战士罗体华对记者说,1950年,刘光汉率部队进驻惠远,开展大生产运动,在千里荒原上疏湟渠,开荒种地,战士们人人一把坎土曼,个个手上打了血泡。生产劳动中,一些干部、战士舍身忘我,积劳成疾,不少人染上了一种急性传染病,还有一些战士被蚊虫叮咬后,传染上了疟疾(俗称“打摆子”),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长眠于伊犁河畔。
对此,刘光汉非常痛心。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遗嘱,让家人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埋在惠远古城。
骄阳下,烈士墓像他们生前的列队一样默无声息,庄严肃穆,仿佛随时等待着刘光汉一声令下,就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今年81岁的贾自安是五十团老战士,他说,刘光汉离开伊犁之后,这里几乎被人们所遗忘。因为陵园没有围墙,这些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周围有人开始盖房子、种地,渐渐侵占了陵园。闫欣秋记得,2010年为刘光汉立碑时,在南面还有一条大路可以通到烈士陵园,但今年再来时,路已被一幢新盖起来的房屋给占了。更有甚者,铁丝网外的一些墓地,竟然被人当成垃圾场,随意倒垃圾。他们每次来这里,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都很难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