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否认”一词被用的挺热门的,用词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有些事人们很想知道,据说按规矩也是应该告诉人们的,但就是听不到当事方的回应,于是,一种被称作“谣言”的东西应运而生,此刻,当事方就出面否认,有点像辟谣似的。
“故宫又出大事了!”7月30日晚,网友“龙灿”发布微博,称故宫器物部手续不全,将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瓷器出库,不料被工作人员摔碎,故宫一级品才1106件。(8月1日 扬子晚报 )
其实,我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我从来不会把一个哪怕价值连城的物件看的比人的生命还珍贵。况且,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说了,“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
但这真是件大事,因为这个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发生损坏的26天后,“尚未正式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可见事情的复杂性。
这本来是一件可以做的更好的事,在深宫里弄碎了一个盘子,比在光天化日之下出个不幸事件隐蔽多了,怎么也会落得个“瞒报”的质疑?也来凑“否认”这个热闹?
扬子晚报题为《故宫证实宋代瓷器被员工损坏 否认瞒报26天》的文章,让目前的众多“否认”变得更像造句比赛。当然,有关方面的“否认”至少是排除了一种说法,像一个复杂的谜语,你越想知道谜底,就越是不告诉你,你猜一个,它否认一个,吊足了胃口。
好在关于一个盘子的事还是可以拿来说说的,而且是一个刚刚出足了洋相的故宫。
很多看似复杂的事,说穿了可能很简单。所谓故宫出的大事,其实是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据介绍,7月4日,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时,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说穿了,这台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文物检测设备,其被检测样品的升降平台,连基本的行程限位都没有,这样看起来,操作人员的手指也是蛮危险的,就是不知道发生过工伤么?
尽管事故发生的很简单,但因为是“大事”,主要可能不是好事,所以“尚未正式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对上都没有报告,对下自然就更无可奉告了。不知这是不是发生重大事故后,善后工作的习惯套路?
要是发生这样的事故,没有外人知道就好了,问题是还是被人知道了。被人知道了的事,当事人又不作表态,难免有隐瞒之嫌,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结果。因为在官方消息发布前,任何消息都可能是小道消息,其中不乏谣言。那么,是不是有理由责怪,某些谣言的产生,是因为真相来得太迟?就说故宫压碎的瓷盘,无非是“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就像“7·23”动车追尾事故一样,不该停的停了,不该开的开了,于是就狭路相逢了,这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呢?业内的不解释,业外的就开始猜测,你猜错了,我就出来“否认”,猜的太离谱的,就冠以“谣言”。到底是咋回事呢?真的要急死人的!
鉴此,我建议别逼得人家老“否认”,挺难堪的。就像一个大姑娘肚子痛,做母亲的着急了,问她是不是胃痛?姑娘否认了;问她是不是阑尾炎?姑娘又否认了,母亲一急问道,是不是怀孕了,姑娘杏目圆睁:你造谣!于是,当邻居问起这家姑娘为何肚子痛,做母亲的只好宣布:我家姑娘否认肚子痛是怀孕了。多难堪啊!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故宫压碎了瓷盘那样,等“针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就会给社会一个合理的交代。(知风)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