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过去,西藏的经幡佛号依然,西藏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不变,雪域高原的内部发展与外部交流永不停歇;在进行中的“巨变”里,西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惠民发展时期
在雪域高原夏日的阳光下,拉萨小昭寺路上的商户,正把一面面五星红旗插上门首;日喀则的数条街道,大规模的翻修绿化;阿里狮泉河镇广场上,100多人的锅庄连日来正在欢快的演练中……一切都在说明,2011年的夏天,对于西藏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拉萨飞抵阿里,再自阿里起始,沿219国道一路逶迤而行,从阿里到日喀则,再回到拉萨。十余日马不停蹄地穿行,数千里雪山湖泊相伴的路途,记者所留意的,是西藏的变与不变。
依旧飘扬的经幡
和平解放已60年,西藏巨变,众多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没有变。甫入西藏,一路经幡仍在,佛号依然。
在拉萨最著名的八廓街北面,与大昭寺相距不足千米,是一条颇为热闹的商业街——小昭寺路。如果说八廓街已逐渐演变为外来旅游者的“观光街”,那么这里更能体现拉萨当地百姓真实的市井生活。
正午的拉萨,阳光白得耀眼,但小昭寺路上依然熙熙攘攘,飘扬在街道上空的旋律,是香港BEYOND乐队的老歌。
从小街直入百十米,右手边并不起眼的大门内,便是大名鼎鼎的小昭寺。1300多年前,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入藏嫁给吐蕃之王松赞干布,各带来一尊等身佛像,为供奉它们,大昭寺和小昭寺同时在当年的荒地上建了起来。小昭寺坐西朝东,面朝大唐的方向,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家乡而设计的。寺内原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后在金城公主时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将尼泊尔尺尊公主携带的另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迎至小昭寺,成为小昭寺的主圣。
进了寺门,时间、空间仿佛瞬间转换。在转经廊道上随着人群的流动前进,鼻中是酥油和藏香混合的特殊气息,耳边是转经人笼罩一切的喃喃念诵,犹如行进在一条幽暗而深邃的甬道中。一位藏族老阿妈在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身后的墙壁下站定,理一理灰白的发辫,将双手、额头紧贴在墙壁上,默默祈福。与本刊记者同行者均非信众,但都屏气凝神,虔诚信仰所营造出的庄严气氛如有质感,触手可及。
如此景象,在西藏处处可见。
在距离小昭寺不足千米的八廓街上,是这样的景象———右手转经、左手数珠、口中喃喃、神色虔诚、顺时针缓缓移动的信徒为数众多;不知来自何地的转经人,在密密麻麻的人流中一步一叩,磕着长头从人们的脚下匍匐而过,对身边的繁华世界视若不见。
在距离小昭寺近2000公里之外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依然是这样的景象——一位藏族兄弟,轻手轻脚地托着一盏酥油灯供奉佛前,随即双手合十默念片刻,长叩在地。一片酥油灯摇曳的火光下,高高在上的菩萨宝相庄严,拜服于地的人同样也有着肃穆安详。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便开宗明义。如何满足这一先天的欲望?有人求诸上帝,有人求诸真主安拉,而对藏族同胞来说,更多的满足则来自于信仰藏传佛教。
在冯友兰看来,“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而“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
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感受生活,从而选择了不同的超越物质生活之上的精神生活。众多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便是源于这样有迹可循、简单朴素的道理。
多元的幸福追求
与不变的经幡佛号一样,还有一点不会变的,是西藏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正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所说,他们执著地追求和向往天堂的幸福,其实与追求和实现现实的幸福并不矛盾。
每天早上8点不到,在日喀则市区最热闹的“东方红”藏茶馆旁边的街道就停满了车辆,三五成群的藏族、汉族群众走入茶馆。几颗红色五角星贴在窗户上,茶馆里人头攒动,藏语写的菜单贴在墙上,人们或喝甜茶,或吃藏面,悠然自得。
“我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喝茶,这么多年来饮食习惯没甚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穿衣和交通。”格桑指着自己身上的深色西服说,“我在扎什布伦寺做导游,工作的时候穿上藏袍,很多游客和我合影。”
“以前吃不饱穿不暖,自己的父辈最清楚。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是一样想的。”说这话的时候,格桑看着正对面的毛泽东、马克思、列宁等领袖画像,在他背后的墙上,供奉着班禅画像。
同样是在日喀则,仅上过三年小学的农奴之子群培次仁,如今坐拥5.8亿元财富,是西藏亿万富翁之一,麾下名为“达热瓦”的企业囊括酒店、工厂、房地产、青稞酒厂……“达热瓦”藏语意为给农奴主牧马的人——解放前,群培次仁的父母都是“住在农奴主马厩后面的朗生(奴隶)”。
在西藏各地,和群培次仁一样,越来越多的藏族农牧民正在创造愈加瞩目的财富,从吃不饱饭到“糌粑大王”,从挥着洋镐的农民到舞台明星,从家徒四壁到身家过亿的商界巨贾,“达热瓦”早已是财富、团结、进步的象征。
这也和新中国首位藏人类学博士格勒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藏区实施田野调查的结果类似。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西藏地区经商的人正在逐渐增多,农牧民的活动范围逐渐从帐篷、村落扩大到乡和县,甚至扩大到那曲、日喀则、拉萨等城镇市场。
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藏区农牧民已完全接受了商业经济的价值观,相反,许多农牧民即使家里生活绰绰有余也依然保持着强烈的传统价值观,信佛向善,仍据守他们的行为准则,而中共党员身份更让许多人引以为荣。
群培次仁就是一名老党员,他的藏式新房中既有香炉佛龛也有毛泽东的画像,另外最多的就是各种类别的荣誉证书。“我信奉神灵,也感激解放我们的人,而且要创造财富帮助那些困难的人。”群培次仁说,“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能帮助大家是我的荣幸。”截至2010年年底,达热瓦集团已经在扶贫、捐资助学、改善文教卫生条件、修缮公路桥涵、抗洪抢险、地震灾区救助等社会公益事业上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超过2000万元。
同时,格勒还认为,从发达国家和中国内地的工业化发展来看,这一历程往往会使人们流去情感、流去人与人的紧密关系,古老的互助传统将弱化,在强大的市场力量面前,人们遭受的心理打击和创伤将无法避免。
近几十年,内地在经济发展之后,物欲与身体欲泛滥,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为无法满足的欲望陷阱,丧失了幸福的感受。这些年,为重寻精神家园,内地上下已付出更多努力。
在日喀则的萨嘎县,一位藏族老人向记者抱怨,现在年轻人忙于工作、忙着赚钱,和家里人见面的时间都少了,“还有,好多规矩都不管了,看着生气。”
一首据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小诗如此写道: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在这片神圣而纯净的雪域高原上,人们在追求多元幸福,同时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有着人世间不可避免的烦恼和忧愁。
但格勒依然乐观,在昆明召开的一次大型学术会议上,他曾表示:“现代化自17世纪开始就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各个民族没有退路,只有向前走。西藏可以作为人类社会的试验田,为全球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既实现物质富裕的基础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