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绽放在那曲高原深处的格桑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6/2011 14:59:51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栋、黄松、黄静、万承刚、熊仲华):西藏那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平均海拔4500多米,空气中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48%,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以下。然而,就在这自然环境恶劣的藏北高原上,却有一朵格桑花绚丽绽放着,她就是那曲军分区唯一的军人女护士彭燕。

  1998年就读于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彭燕,从电视上看到那曲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抢险救灾的官兵们嘴唇裂口,手脚被冻伤,受灾群众缺医少药,于是她萌发了去那曲工作的念头。一毕业,她毅然放弃了留在内地的医院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来到了西藏那曲军分区,当了一名护士。彭燕说:“刚毕业的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父亲在西藏高原工作了一辈子,作为西藏的二代,我也要到西藏去,而且要去一个海拔更高的地方。”

  彭燕这一干就是12年。4500米被医学界誉为是“生命禁区的禁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年与她一同来到门诊所的两位护士姐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都调走了。

  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门诊所所长马宽军说:“当时我也劝彭燕,那曲海拔这么高,自然环境这么差,别的女同志都调走了,你也想办法调走吧。可每次说到这个事,她都是笑着跟我摇摇头。”

  在彭燕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既然选择了西藏就选择了奉献,既然踏上了高原就嫁给了雪山。只要身体允许,我愿用生命来践行对党的誓言,只要能在那曲多呆一天,我就希望给坚守在这里的战友们多注入一份生命的慰藉,给“生命禁区”那些顽强不屈的生命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彭燕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位体重不足45公斤的柔弱女子,12年里,翻雪山、趟冰河、过沼泽,跑遍了那曲军分区所有的基层连队。她义务巡诊700余次,行程2.5万余公里,护理病人1.2万余人次。官兵的健康至上,是彭燕时刻放在时刻放在心上的座右铭。

  彭燕第一次跟医生下连队巡诊时发现,一名战士在训练中不慎左脚受伤,血流不止。

  彭燕说:“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个小外伤,我用学校学到的办法去包扎,却不能将血止住,我不得不向同事求助,看着同事很快将血止住,我觉得自己在学校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太有限了。”

  从此,彭燕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寝室里,认真学习高原护理知识,先后探索出了寒冷条件下,热敷输液部位减轻疼痛等15项高原护理实用技术,总结出十七条特殊护理经验,撰写了30多篇文章。

  为了更好的为基层官兵服务,她开始勤奋学习医学知识,为了学会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技能。她托人从内地带来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照着上面的穴位图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熟练掌握了针灸基本技法。已成功帮助百余名官兵解除了病痛。

  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某部营长杨豹说:“2007年的时候,我当时是二连连长,连队有一个叫罗布的士官,下肢静脉曲张,因为疼痛没法行走,也没法站立。他在多家医院做了多次手术,却由于艰苦环境,病情始终在反复。彭燕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天坚持到连队来为罗布按摩治疗。经过彭燕同志半年多的精心护理,罗布的身体慢慢的恢复了健康。”

  彭燕在和战士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官兵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障碍。于是她利用进修的机会,自学了心理学知识,开通了那曲军分区的第一条心理服务咨询热线,成了那曲军分区官兵的“知心大姐”,先后帮助200多名官兵消除了心理障碍。

  彭燕不仅仅视官兵为兄弟,还把驻地群众当亲人,足迹遍布那曲十县一区,为牧区群众讲解卫生知识300多场,手把手帮带出80多名乡村医疗骨干,接生42个新生儿,挽救了32名危重病人的生命。

1 2

  2008年11底的一个深夜,比如县一位老阿妈突患重疾,生命垂危,家人情急之下拨通了彭燕的手机。彭燕和医生一起连夜赶去救治,因风雪太大,她多次摔下马背,双手划破了十多道口子,经过六个多小时艰苦跋涉,终于使老阿妈转危为安。

  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门诊所医生白玛说:“每次到牧区巡诊,不管天气有多恶劣,路途有多遥远,彭燕都争着抢着要去。她对藏族同胞的感情,让我也很感动。”

  那曲镇敬老院的24位藏族老人不会忘记,彭燕这位比亲生女儿还亲的闺女,不仅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卡,还对他们关怀备至。 

  80岁高龄的藏族老阿妈吉次仁,因为患有严重类风湿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彭燕经常到敬老院来为老人洗衣做饭、聊天解闷,成了吉次仁老阿妈的“贴心女儿”。

  吉次仁说:“彭燕就像我的亲生女儿一样,她经常都来看我,给我按摩,还用毛巾为我热敷。”

  藏族小女孩次仁旺姆前不久刚刚满7岁,像往年的生日一样,她的解放军妈妈把她从福利院接到了家里。在次仁旺姆还不到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2006年初,彭燕去福利院巡诊见到了她,从此彭燕有了一个藏族女儿。

  次仁旺姆说:“彭燕妈妈是我最好的一个妈妈,她每天都来看我。”

  这些年来,福利院的其他35名藏族孤儿,也像小次仁一样,得到了彭燕的关爱,她先后出资5万元人民币为孩子们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资助7人进入了到内地上学。

  12年来,彭燕把自己的爱无私的奉献给了他人。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政委杨懿这样评价她:“彭燕作为军分区目前唯一的女同志在那曲坚守10多年,她宁舍生命不动信念,宁舍健康不舍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赋予了“老西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她是那曲官兵牺牲奉献的典型代表。”

  彭燕犹如一朵幸福吉祥的格桑花盛开在雪域高原,她柔弱的身躯在广阔的羌塘草原上是那么的娇小,而她前进的步伐却是那样的坚定和豪迈。美丽的羌塘草原因她的存在而更加绚丽多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