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5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针对当前全国部分地区重复受灾,连续受灾,灾害叠加效应明显的情况,民政部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着力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确保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当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处于梅雨季节,东南、华南沿海处于台风活跃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南北地震带中、南段,藏东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地震活动仍比较频繁。全国旱情虽然总体上处于缓解状态,但局部地区依然持续干旱,群众生产生活存在诸多困难。部分地区重复受灾,连续受灾,灾害叠加效应明显。
民政部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风险意识、职责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综合协调,着力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确保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民政部明确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扎实开展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各地要高度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其它自然灾害风险,密切关注灾害发生发展趋势,视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转移危险区域和地段的受灾群众,及时拨付救灾应急资金,紧急调拨和发放各类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确保受灾地区人心安定,社会秩序稳定。同时,要立足防大灾、救大灾,抓紧做好救灾物资的需求调查、紧急采购和及时入库,统筹做好救灾物资的补充和保障工作,以备灾区急需。重复受灾的地区,要及时总结前期应对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要抓紧启动倒房重建并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前期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灾区造成了严重损失,大量居民房屋倒塌或损坏。很多倒房群众面临过渡期安置问题。各地要切实落实好中央制定的过渡性生活救助政策,及时提供和发放救灾款物,妥善安排好临时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要抓紧启动灾区倒损民房的重建和维修工作。组织、发动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抓紧编制恢复重建方案,积极落实相关资金和物资,加快倒房重建进度,尽快帮助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
三是要切实落实各级救灾投入。各地民政部门要按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的救灾资金分担比例,落实本级救灾资金投入。同时要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简化拨付手续,加强救灾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要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
四是要做好舆论宣传。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依法统一发布灾情信息,全面客观反映救灾工作。要大力宣传普及避灾自救常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