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7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朱世强)“水资源日益匮乏,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这给敦煌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很大障碍,尤其是对文物保护影响最深。”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4日晚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他坦言,地处戈壁之上的敦煌,不仅降雨量很小,而且抵御灾害的能力也很弱。“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着整个敦煌的发展。”
地处库木塔格大沙漠东部边缘,四周被戈壁荒漠包围着的敦煌,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大量湿地萎缩、林木锐减、土地沙化严重,莫高窟、月牙泉面临严峻威胁,敦煌正经受着成为“第二个楼兰”的严峻考验。以66万公顷的西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作为敦煌最后一道绿色屏障,目前仅存9.8万公顷,且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其逼近。
为此,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计划从2011年开始,斥资47.22亿元人民币,利用十年时间着力治理敦煌严峻的生态问题。
“敦煌地处极端干旱区域,异地调水只能暂时缓解目前发展的需求,并非解决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有效形式,采用高效节水的措施才是‘治本’的关键。”孙玉龙表示,实现一个绿洲良性的生态环境发展模式需要“调蓄结合”,且节水应排首位。
“虽然近年来植了很多树,也做了很多有效尝试,但敦煌沙化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孙玉龙认为,《规划》不仅对敦煌整个生态环境有全面、系统且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对整个敦煌流域的环境也有更高要求,使发展与节水相得益彰。“将来用最少的土地和水资源就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工业经济发展,以及遏制敦煌整个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他如是冀望。
根据该规划,至2015年,敦煌将初步建立流域水权制度,使党河灌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缓解,月牙泉水深维持在1米以上,疏勒河干流河水经玉门关断面入西湖,西湖生态环境恶化得到缓解。至2020年,水权制度将较为完善,敦煌盆地地下水开采基本处于采补平衡状态,重点区域地下水位较现状有所回升,月牙泉水深提高到2米以上。另外,其土地沙化、绿洲边缘天然(草地)生态恶化初步得到遏制,西湖生态基本维持稳定。
孙玉龙称,该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历史意义,这是热爱敦煌和生活在敦煌的居民们祖祖辈辈的热切盼望,核心就是“保护好敦煌文化,保护好敦煌绿洲”,使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