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巷子里的“女儿国”——拉萨仓姑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3/2011 13: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7月3日电 题:巷子里的“女儿国”——拉萨仓姑寺

  中新社记者 王荣 丁多

  在大昭寺东南方向的小巷子里,“藏”着拉萨老城区中唯一的一座尼姑寺。寺门不太显眼,也在游客当中鲜为人知。但是对拉萨当地及藏区的民众们来说,到此朝圣已经成为了他们宗教生活中的一部分。

  仓姑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这里的自然岩洞中闭关修行,祈愿消除拉萨河水泛滥成灾的险情,该寺由此修行洞而得名。公元12世纪,神医杰瓦崩在此修行洞中闭关修行。公元15世纪,宗喀巴的得意弟子古觉多旦初建仓姑寺,公元20世纪,帕崩卡和第90甘丹赤巴强巴曲扎大规模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该寺在藏传佛教界享有较高的声望。

  现在的仓姑寺已经不同往日。10多年前,寺院在院门口分别开了一个茶馆和一个小商店,它们支撑着寺里的一部分开销。虽然门脸不大,但却门庭若市,记者在茶馆与一位80岁的藏族奶奶聊天,她说每天都会坐30分钟的公共汽车来这里朝拜,然后到茶馆喝茶用午餐。

  从茶馆出来,转身进到寺院。阿尼拉们高声诵经的声音从大殿传来,朗朗上韵,铿锵悦耳中带着些许柔美。尽管寺院有茶馆和商店,但学经修佛仍是阿尼拉们的主业。在大殿门口,1968年出生在山南,18岁出家的朗吉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早上8时到下午5时都要在大殿打坐念经,中间休息3次,每次5至10分钟。朗吉今年3月份来到仓姑寺,此前一直在家乡的寺院修行。她现在负责寺里的卫生、看护和制作供品。

  现在仓姑寺的阿尼拉们大部分是从山南、林芝、达孜等地慕名前来学法。谈话间正赶上休息,记者走进大殿,在这里遇到了来自达孜的次尼。她今年37岁,初中文化,16岁在家自学佛经,20多岁来到拉萨。据她介绍,现在寺里给每位阿尼拉每月400元人民币,但拉萨的物价比较高,所以她更多的还是靠家里资助,每月家人都会给她寄些酥油和生活必需品。寺院给她提供的僧舍,“是免费的,就在寺院的旁边”。

  一位热情的阿尼拉走过来加入记者的谈话,她叫彬彬,40岁左右,家就在拉萨。彬彬17岁出家,在这里呆了20多年。据她介绍,这里的阿尼拉最高学历是本科,大部分是中学毕业。她们的工作由住持按学佛的等级划分,刚刚进入寺院或程度低一些的阿尼拉负责寺院的茶馆及商店服务、打扫卫生和看护寺院工作。每年都安排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轮换岗位。

  清脆的摇铃声响起,“休息时间结束了,我们又要开始念经了”,彬彬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