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通讯:“摇摆”的黄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3/2011 23:5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郑州6月13日电 题:“摇摆”的黄河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黄河呢?”、“黄河在哪里?”6月10日,湖南湘潭几名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花园口游览区“找不到黄河了”。

  记者直击:“开车、骑马”游黄河

  中新社记者日前登上黄河花园口大堤将军坝,目光所及杂草丛生,黄河靠近郑州一侧数公里只见黄沙,河水难寻。担负郑州部分工业和生活用水的花园口引黄闸处也成了一条不足10米的小河。

  黄河花园口在郑州市区以北18公里的黄河岸边,紧靠黄河公路大桥,曾因历史上著名的“花园口事件”而闻名。

  沿昔日的过河道向里走,本是开花季节的莲荷由于干旱低矮不及小腿,在其周围是散落、夹杂在泥土中的河蚌,以及龟裂得能塞下手指头的河床。疯长的杂草最高处淹没身体,不远处,几条渔船搁浅在岸滩。再往北,杂草稀疏的地方黄沙随风弥漫。

  精明者却总能找到商机。干旱的河道内停放着5辆沙滩卡丁车,还有两群膘肥体壮的马群。从碾压的车辙和来往游客看,“开卡丁车”、“骑马”游黄河已成一道新风景。

  村民讲述:黄河向北“跑了”2公里

  多位当地村民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黄河在2000年后从未发生过断流现象。但游客们为何“找不到黄河”?

  “黄河在北边,向北‘跑’了。”在此生活了近60年的花园口村村民靳河妞说,黄河“移动”得厉害,现在主河道在距南岸2公里或者更远的北岸。

  做沙滩卡丁车生意的朱师傅也表示,往里走20多分钟才能看到黄河。他说,虽然他的卡丁车营生还“凑合”,但隔壁的渔民就遭殃了,那搁浅的几条船,损失肯定不会小。

  为了证实村民的说法,记者花费15元人民币租了一辆沙滩卡丁车一路向北,不多久确实见到了向东“奔流”的黄河,河宽仍有数百米。记者又沿黄河大堤向东,大约一公里之外黄河又“回到”了郑州一侧。

  黄河真的会“跑”吗?

  专家释惑:黄河天生“欺软怕硬”

  “这种南北摆动的现象自古有之,主要体现在下游。”黄河河南河务局副总工耿明全表示,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河南段主河道变化异常频繁,甚至是“一夜河北、一夜河南”。每逢汛期,大河挟带洪水左冲右突,常常冲垮堤防。

  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到了上世纪50至60年代,大河主流还出现过一夜之间南北(宽)徘徊、上下(长)摆动5至6公里的现象,致使黄河滩区的一些村庄多次搬迁、几易其址。

  耿明全认为,黄河南北摆动是其“欺软怕硬”天性的表现。

  他说,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冲淤转换非常快,黄河下游有的地方是沙质河床,有的是粘土河床,沙质的地方易受冲击,遇到“强硬”的粘性土质,它就绕着走,遇到“软弱”的地方则被冲刷、坍塌,局部甚至出现横河流向。

  耿明全进一步阐释称,黄河的游荡性主要由河道属性和上游来水来沙关系共同决定的,黄河水量和含沙量的变化都会对河道游荡带来一定影响。在黄河流量增大的时候,河面变宽,表面上好像是一条整体的大河在流动,其实,水面之下,河道主流还在不断摆动。

  耿明全表示,黄河河南段目前经常保持500至1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过程,有时局部河段会出现南北100米至2公里、上下一公里左右摆动,包括记者在将军坝附近看到的,均在控导控制范围之内。

  但他也坦言,黄河的摆动暗藏隐忧,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防洪工程失去应有作用。任其发展,还可能威胁到滩区耕地和民众房屋财产安全,造成水闸引水困难等。

  据此,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河务部门开始进行河道整治,目的是为了压缩“游荡”范围,避免洪水直冲大堤。截至20世纪末,黄河下游修建了上万道丁坝,上百处的河道整治工程,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河道“游荡”范围。

  耿明全告诉记者,特别是小浪底枢纽建成后,大的洪水得到控制,中小洪水也得到一定遏制,黄河摆动现象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目前,黄河已连续11年不断流,确保了流域1.6亿民众的用水需求。

  不会威胁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在黄河下游河南荥阳段还有一段4200多米长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丹江口库区的水需要“穿越”黄河引向北京一带。

  耿明全表示,穿黄工程这个地方也属于游荡性河段,但规划该工程时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采取地下隧道方式,河道无法冲击到河床以下30米的输水涵洞。二是预留了足够的黄河游荡范围和足够的过水宽度。

  据了解,为了避免额外的、不可预见的游荡,河务部门又有配套的防洪措施,同时又结合河道整治修建一些防护工程,实现了一个“双保险”。耿明全说,目前的河势变化包括将来,也很难威胁到南水北调的穿黄工程。

  另据耿明全介绍,针对黄河的游荡移动,河南河务局2007年利用水利部社会公益性项目资助,研发了“黄河下游移动式不抢险潜坝”,目前已得到水利部的验收,可望大范围投入使用。该坝型是一种临时和永久相结合的工程措施,其可移动、可随意、灵活调整的特征,是应对黄河下游河势游荡多变特性的“杀手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