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聪):中央政治局今年4月底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会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扶贫的方法与手段要不断的创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继往开来,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必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而扶贫方式的创新则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2011年5月28日,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文化扶贫老区行”活动在江西永新正式启动。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协调组织下,为老区援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远程教育基地,数字图书馆,还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组织首都书画家,艺术家与当地群众学生组织大型群众性红歌演唱会,书画交流展。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促进老区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彰显老区人民的自信与快乐,帮助老区人民更好的创业。
“文化扶贫老区行”活动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它与其他扶贫公益活动的区别在于,不仅要团结社会力量丰富老区人民物质生活,还要在文化层面进行帮扶。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纯捐款捐物的扶贫模式,而是着眼老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弘扬老区文化为主题,帮助老区建设教育培训及创业基地,给老区以智慧和自信,这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标志。但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因此,未来的十年,将是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不断创新的十年,也是为完成新十年任务拼搏的十年。
扶贫开发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管理与创新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就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小,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最大伸张,就会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时刻树立造血扶贫理念,从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脱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入手,加强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素质;树立持续发展理念,把产业培育作为支撑,精心谋划近期、中期、远期产业发展,做到长短结合,使产业发展成为贫困地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
创新意味着改变,创新意味着付出;创新意味着风险。但不创新则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十年扶贫纲要即将颁布。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事业必须以创新为牵引,不仅要创新扶贫方式,而且要创新扶贫机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同体、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打响新十年扶贫开发攻坚战。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可能会有风险甚至失败,但只要我们有真诚的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承担的责任心,扶贫开发工作必将在创新中不断进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将会像永新这个特殊的地名一样—苟日新,日日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