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专家称中国海洋防灾减灾应从“减”延伸向“防”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1/2011 19:59:00   来源:新华网

  专家和学者称,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事故对中国有一定警示作用。中国在海洋防灾减灾过程中应从单纯“减灾”延伸向“防灾”体系建设。

  专家与学者在中国防灾减灾日之际做出上述呼吁。中国于2009年确定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天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纪念日。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处长窦月明说,在海洋防灾减灾上,应该有长远眼光,用长期投入寻求长期效益。

  记者了解到,一些监测机构和研究机构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后,正在筹备重建放射性物质检测实验室,但是却出现了仪器供不应求的情况,有些机构人员已到位但订购的仪器迟迟不能到位。

  专家指出,除放射性物质检测实验室以外,中国应该在防范溢油、赤潮和绿潮等海洋灾害方面做到未雨绸缪。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认为,在防范浒苔绿潮方面,中国也应在源头上采取防范措施,例如加深浒苔绿潮的生消机制研究,而不单纯依靠船舶打捞。

  专家表示,在应对海冰、赤潮和水母等海洋灾害方面,中国都应建立一整套的防范预警体制和应急响应制度。

  此外,青岛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表示,提高公众对海洋灾害的认识和推动科普工作也应囊括在海洋防灾体系建设中。“如果公众对核辐射和洋流、大气环流有所了解,可能就不至于出现抢盐事件。”青岛社科院研究员张树枫指出。

  窦月明则建议,媒体和学校应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的知识普及,另外组织一些针对海洋灾害的应急演练也很有必要。(记者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