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文县5月9日电 (司小平)甘肃文县一中3700多名学生搬进美丽而现代的新校舍已经一年多了。这所学校投资近2400多万元,新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楼、学生宿舍楼阶梯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如今的地震灾区,一座座漂亮、安全的学校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文县需恢复重建的103所学校,已竣工101所,在建2所。谈到重建的校舍质量,文县一中校长尤慧兰说:“即使现在再发生8级地震,我们也不用担心了。”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将文县一中 “摇”成了危房。震后,学生们一直在临时搭建的板房学校里上课,条件很艰苦。如今,走进由深圳对口援建的新校园,现代化的教学楼旁,一块黄绿相间的足球场格外“打眼”;橘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学生们正在跑步锻炼身体。该县城关镇城关村的刘子英老太太望着那“晴天不起灰、雨天没有泥”的人造草坪,连声感叹:“现在的娃娃,真是太幸福了!”
经过近三年的灾后重建,曾是地震重灾区的甘肃文县,一座座校舍从废墟上拔地而起,“高标准、高质量”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在咱们南京,恐怕这么好的学校也不多。”南京市建设局材料处的一位志愿者直言不讳。在文县灾区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中,文县一中只是一个缩影。
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文县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损毁严重,几近“瘫痪”。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成为灾后群众最紧迫的民生诉求。针对这一情况,文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要求,在安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时,都把保障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如今,在“5·12”三周年到来时,再次走进灾区,仿佛身处“世外桃源”: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家家先进、牢固的医院、卫生院震后“重生”,为灾区群众撑起了一把“健康保护伞”。“灾后重建是系统工程,必须先从民生领域着手,保障灾区的公共服务,才能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对口援建文县工作站站长邱新伟说。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得那么漂亮,那教师、医生的水平又能否提高呢?震后,许多灾区群众心中都带有这样的疑虑。对口援建者们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号,支教支医等“软件”支援工作正在灾区悄然推进。在文县,目前已有石鸡坝中学、中寨中学等10多所学校与深圳、北京等地的大学和中小学结成了对子,每年都要相互交流。
在对口援建的帮助下,灾区公共服务不仅实现了硬件水平质的飞跃,在软件建设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数据显示,从震后至今,深圳先后派出3批、42名优秀老师到文县支教;甘肃省酒泉市派出1批、10名优秀老师到文县支教;文县先后选派8名医生去深圳接受医技培训……“去冬今春,北京大学先后有10名大学生来我们学校,很受家长、学生、老师的欢迎。”文县石鸡坝中学的校长顾满平说,这几天他在等待北京大学支教团的到来。
“软硬结合”的援建模式,消除了群众的担忧。上好学校对于文县灾区学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奢侈的梦。(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