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中新网评:着力先行先试 福建快马加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9/2011 12:2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4月29日电 题:着力先行先试 福建快马加鞭

  记者 徐德金

  “中央给福建最大的政策就是‘先行先试’,这四个字给了我们无限的创造空间。用好了,就可以活力迸发、发展涌流。我们不能叶公好龙,守着政策要政策,政策来了又不会用。”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3月4日登载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文章的一段话。

  4月28日,孙春兰在该省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动员大会上,再次要求福建上下切实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不能守着政策要政策”。

  孙春兰说,先行先试包含改革开放之初中央赋予福建“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内容,福建特别要在平潭的开放开发上得到突破,在古雷石化区等特殊区域先行先试,要用好台资项目核准特殊政策。她要求福建各级各部门“不要等”,都要动起来,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做各级的事,绝不能等待观望,否则将贻误福建良好的发展时机。

  最近,中央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个被称为对福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勾画出宏伟的蓝图。作为海西区的主体,福建确实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而问题在于,面对这个发展规划,面对发展良机,福建准备好了没有?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30周年,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福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厦门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厦门的发展,得益于地利之便;厦门的发展,更受益于天时之宠,亦即国家所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进入第二个10年之际,即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经引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福建,开展了一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彼时,福建沿海有4个台商投资区和众多开发区,但福建的发展包括厦门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崛起,福建的发展面临新课题。如何在困境中突围,破茧而出,其关键在于发展方向,如何发展,怎么发展?2004年,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着力点落在两岸交流合作上,一时意境全开。

  但是,如果不能全面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价值之所在,或者只是片面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海峡西岸经济区”也不过是一个概念,《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也终将被一些人束之高阁。因此,孙春兰要求福建官员要读懂它、理解它。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海西区要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其中包括: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但如何来推进、如何来落实呢?

  中央赋予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就是要在“干”上下功夫。那种等待观望、敷衍了事的态度,那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都将阻碍“先行先试”,而没有“先行先试”内涵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又有何异呢?

  平潭综合实验区如何在开放开发上得到突破,关键也在“先行先试”。20年再造一个厦门,如果仅仅指的是它的经济建设、人居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在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8亿支持平潭进行基础建设,加之省财政的支持,相信平潭在短时间内就会有个大变样、大改观。但如果没有“综合实验”的内容,这笔资金不如投向福清或长乐,不如投向东山岛或湄洲岛。

  3月底,福建省代表团访问香港,在福建投资推介会上,孙春兰表示,平潭要借鉴香港打造国际自由港的先进经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则从“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特殊区域”、“建设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三方面,规划了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合作新模式、合作特殊区域、共同家园,无论如何解读这些字眼都不为过。正如孙春兰所言,先行先试,创造空间无限。这是实验的空间,而首先是想象的空间。

  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福建藉此为突破口,寻求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带动福建其他地区深化对台交流合作,从而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福建也希望进一步总结并推广“晋江经验”,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涌现出更多像晋江一样的经济强县。“晋江经验”也是先行先试的产物,晋江人以敢为人先的胆量和气魄,勇于试,大胆闯。近二十年来,晋江始终位居福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潮头,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由个体经济、草根工业发展起来的晋江民营企业独领风骚,从“一枝花”到“春满园”,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太需要更多的晋江。

  项目带动也是福建“先行先试”所需要更多下功夫的地方。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无不需要项目带动,尤其是大项目为支撑。央企项目落实、外企招商引资、民企项目对接,不仅要在投资方向、规模层次和投资效益上科学把握,而且要在优化项目上下功夫,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福建省代省长苏树林说,福建具有后发优势,具备优化项目的条件,项目不能一上马就落后,一建成就调整。

  “先行先试”已成为福建在海西建设发展中的关键词,“先行先试”的观念也不断深入人心。但正如孙春兰所言,干部要转变作风,要真抓实干。亦如苏树林所言,要“心无旁骛抓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

  先行先试关键是“行”和“试”,福建等不及,福建慢不得。着力先行先试,福建快马加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