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大连泉水湿地两三年时间减少4平方公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8/2011 06:02:00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今天我们关注湿地。湿地被成为“地球之肾”,它在净化环境、分解毒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环境压力大幅增加的城市中,能守着湿地生活,相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当地政府都把湿地保护起来,建立公园,保护环境也造福一方百姓。但是我们在大连泉水湿地看到,短短两三年时间,原本6平方公里的湿地只剩下不到2平方公里,大连市区居民赖以维持生态平衡的最后一块湿地正被泥土和垃圾吞噬。

  泉水湿地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还没到泉水湿地,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型自卸卡车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些卡车载满了土块和石头,尘土飞扬,往来穿梭,繁忙异常。随着卡车,记者转到一个山头上,眼前的景色让人惊叹。一群海鸟刚刚落在水面,它们打算在那片沼泽觅食、休息,度过一个下午,阳光洒在水面,一片恬静安详。而另外一边,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工程车繁忙进出,一车车沙石甚至垃圾被倾泻进海里,蚕食着水面。水土交界的直线将同一片区域划分成两个世界:一边万鸟齐飞堪比仙境,另一边是尘土飞扬好似沙漠。唐在林告诉记者,他已经记不得那是他第几十次来到泉水湿地了。走在已经夯实的工地上,他无比痛心,就在他的脚下,半年以前还是一大片礁石和滩涂,他告诉记者,从2009年12月开始那里的填海工程就已经悄悄开始,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大张旗鼓,只是每天晚上偷偷的施工,然而就在最近几个月,施工越发迅速,记者所在的这片空地就是最近完成的。

  唐在林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唐在林:正式开始填这个地方应该是2010年的十月份以后,就用了两个月时间填呈现在这个样子。

  眼看大片滩涂海域消失,唐在林非常着急,这天,他在填海工地周围发现了大量垃圾,有的地方地表已经裂开,地缝中向外冒着白烟,气味刺鼻,显然是地下埋藏的垃圾已经发酵自燃。在现场,还发现了大连输油管爆炸后,用来清理油污的草垫子和裹着头发的丝袜。

  唐在林:这是7.16期间,志愿者收集的头发和丝袜,放在海滩上清理油污,去油污用的。

  从2010年初,志愿者和当地居民不忍看到湿地被破坏,多次找到规划局要求对湿地进行保护,2010年8月份,大连市规划局开了一个听证会,提出了一个保护鸟类栖息地的方案。

  唐在林:论证会同意我们保护这个地方 但是把这个范围明显减小了,这个湿地原来的面积在6平方多公里,但是在我们准备改造,准备保护的时候,仅存将近两平方公里左右,给我们规划的时候就给我们0.5平方公里,后来在我们要求下就增加到1平方公里。

  唐在林告诉记者,所谓的这一平方公里,其实主要是水道,而且,填海完成后,这两边都会建起工厂和码头,即便留下这一平方公里,湿地本身也是很难存在下去的。

  姜长阳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姜长阳:在原来的湿地周围,大量建工厂,湿地是难以行使它的功能,因为作为生态系统,整体上是很脆弱的,一旦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链被人工破坏以后,人为要恢复那是很难的。

  十几名志愿者再次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检查他们两个月前布下的铁丝网。志愿者用一条带着蒺藜的铁丝围起了那片湿地,铁丝下面是一堆由垃圾筑起的矮墙。

  徐巍巍 环保志愿者

  徐巍巍:当时我们种树的旁边倒了一些汽车配件垃圾,后来我在想,这些垃圾我们运不出去,我们可以作为一堵墙来挡住别人来破坏,最主要破坏者就是填海,我们无奈的情况下,我们用垃圾来封堵,可能他们有个铲车就铲走了 但是我希望我们这种,用志愿者的话说,说屡败屡战的行动继续坚守着,因为这是大连城区最后一块发挥着肾和肺叶功能的湿地,我们应该保护。

  经过检查,布下的铁丝网有一条已经被破坏了,在志愿者想尽办法保护湿地的这一年里,填海的车辆也从未停止过向海里倾斜泥土,湿地面积相比2010年初又减少了40公顷,礁石滩涂基本消失。

  邹德秀 环保志愿者

  邹德秀:很伤心,很悲痛很悲壮的感觉,我们付出那么多努力,把这湿地也没保护住。

  主持人:短片中志愿者用细铁丝抵挡填海造田的举动有些螳臂当车的意味,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因为湿地一旦被破坏就几乎不可恢复。1992年中国加入了国际《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2004年以后,国务院、辽宁省和大连市先后出台了“湿地保护条例”。泉水湿地就在保护之列,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了尘土飞扬、车辆轰鸣的填海工程。那么,到底是谁不顾各级政府的法律法规,在堂而皇之地填海破坏湿地呢?

  孙照贵,是泉水湿地所在地前盐村的党委书记。按孙照贵的说法,整个地区的填海工程就是由他们村委会负责申报、招标并监督施工的。当得知记者是对填海破坏湿地进行调查时,孙照贵的第一反应让记者十分意外。

  孙照贵 大连市甘井子区前盐村村委会党委书记

  孙照贵:它就不是湿地。

  在孙照贵看来,那里并不是湿地,而泉水河的入海口也不过是一条臭水沟,目前实施的填海工程其实是对臭水沟的开发利用,跟任何部门都没有关系。

  孙照贵 大连市甘井子区前盐村村支部书记

  孙照贵:都不敢来执法,你叫他来,你叫林业局来,你随便叫,林业局你敢不敢来,他要来我打他,我就这样讲,实际上他不敢来。

  那么泉水湿地到底是不是湿地呢,带着填海区域的卫星照片记者找到了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姜长阳教授。

  姜长阳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姜长阳: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叫做湿地,如果具体的讲 不论是淡水的还是海水的,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还是临时的,凡是有水的地方,水深在六米一下的区域都叫湿地 典型的湿地有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水域湿地等多种类型。

  记者:那这个区域算是湿地吗?

  姜长阳:这个泉水的入海口的这个区域属于大连区域典型的大连近郊的典型湿地,属于河口湿地。

  记者:有人说这个地方不属于湿地

  姜长阳:这个块不仅属于湿地,而且是大连近郊的最大的湿地。

  记者:您说这个湿地的身份需要有争议吗?

  姜长阳:这泉水入海口的这块湿地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他就是湿地,就是湿地。

  在大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泉水湿地的身份也得到了认可。按照有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大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是大连地区的湿地保护主管单位,不过站长宋泽民告诉记者,他们从来就没有接到过关于在泉水湿地施工的报告。

  宋泽民 大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

  宋泽民:开发,如果要是项目应该立项。

  据了解,按照国家规定,填海面积50公顷以下的工程必须要由省级海洋渔业局做环评核准,50公顷以上的则必须由国务院审批。

  把立项的手续向林业局进行申请,林业根据条例规定,按照你的申请,第二个请专家评估,专家评估之后,认为这地方可以上项目,而且这个上项目同时,又保留湿地的一部分,利用和保护这个关系要处理好,在不破坏湿地的情况下,允许发开设项目,但这个项目,恰恰没有这个程序,所以也没有履行这套手续,所以致使一方填海。

  泉水湿地为什么未经审核,却被填海了呢?再次来到泉水湿地,记者看到,推土机正在一车一车的向被包围的水里面倾倒建筑垃圾,在水边还能看到清晰的工业垃圾。不过对于这个工程没有取得手续的说法,村支部书记孙照贵却表示,事情并非如此,他们已经得到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批复了。

  孙照贵:预审批复了,就是预审批复完了,做环评嘛,环评出了马上可能是十四五号开始干。

  那么,泉水湿地到底有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呢?记者随即拨通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电话,向工作人员咨询。

  记者:他们说刚刚拿到预审批复

  工作人员 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海域管理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预审不叫批复,叫预审意见

  记者:预审意见和海域使用证有什么差别?

  工作人员:预审意见这个就是审批程序的一个阶段的一个东西,提出申请,提出用海申请可能是甘井子区直接就是布局吧,像大连市海洋渔业局提出申请,然后大连市海洋渔业局给他们一个初审意见,他拿着这些意见还有相关的申请材料,到省厅提出用海的预审,提出申请 我们提前审核手续是不是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出一个预审意见,然后根据预审意见开展相关工作,譬如说到发改委立项,做环评,论证啊,其他的工作,和这个到批复还有很多的手续什么的。

  记者:也就是说预审意见不代表批复了?

  工作人员:不是不代表 根本就不是批复,因为我们厅没有批复的权力,是省政府批。

  记者:他一般的意见会说这个原则上允许或者不允许这样的话吗?

  工作人员:没有允许不允许 预审意见也不允许他施工,他必须拿到海域使用权证书才能在这个地方施工。

  看来泉水湿地并非向孙照贵所说属于合法开发,而是在没得到监管部门批复的情况下就擅自开工建设了。

  孙照贵:咱实实在在说啊,确实没有海域使用证,因为咱们现在做环评,项目着急,咱们也想边干边办手续,咱现在还没有批准手续。

  主持人: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当地有关负责人站在湿地旁边却不承认湿地的存在,完全无视当地的法律法规,美丽的湿地正面临灭顶之灾。保护湿地的志愿者告诉我们,大连的泉水湿地是世界8大生物通道之一,一旦被破坏,从山东跨海到北方的候鸟就失去了食物供给,未来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而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湿地破坏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可能给整个地区的几代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实际上不少危害已经显现出来。

  见到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在宋泽民的时候,他告诉记者,泉水河地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甜水套。那里以前打出的井水甘甜清冽,即便三九寒冬也不会冻手,居民家家都打井吃水。而这几年,井里打出来的已经变成了咸水。

  宋泽民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

  宋泽民:湿地遭到破坏以后,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受到松动,海水倒灌加速,这个加快以后,我们的淡水面积后退减少,影响我们淡水的质量和生存。

  不仅是海水倒灌,湿地周围的生物也在减少。2010年初,记者在采访时经常能见到前来挖蚬子等贝类的当地居民,那时候湿地尚未被破坏这么严重,在滩涂里面仍有不少海产品,而今年,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挖到什么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