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处理技术项目落地发布会现场
阅读提示
昨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漯河市政府举办的项目落地发布会宣布:一项可快速、高效吸附、过滤核污染废水的新技术,近日在我国研制成功,可用于防治放射性物质碘-131及其他放射性碘同位素的扩散,及广泛应用于核事故应急、核废水处理、核设施防护、医疗放射性废水处理等。这项高科技重大科技成果,将在我省漯河市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这种材料对碘-131的吸附效率之高是令人震惊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说,该院4月14日的检测报告显示,将10克利用这一新技术制作的新材料——催化生物陶颗粒,浸泡在含有12640贝克/升的放射性碘-131的核废水中20分钟,可以吸附固定高达99.97%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同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13日的检测显示,利用这种新材料过滤放射性高达185万贝克/升的碘-125废水,仅用5分钟,放射性碘-125去除率高达92%。
据介绍,这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新技术,是由一个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物理等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研制。其核心成员主要有:董良杰,催化生物陶技术、微鼻重金属过滤技术发明人;周景,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博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刘志勇,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博士。
“这种新材料叫做催化生物陶,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陶瓷,也不同于传统的吸附材料。”研发团队的领军者,知名环境科学家董良杰介绍说,利用这种新技术制作的颗粒,是一种具有定向选择性功能的高效吸附材料,可以快速、简便、高效地吸附固定放射性物质碘-131和碘-125等碘放射性离子。这一技术的核心部分是在材料上实现定向、选择性吸附和固定功能。
“我们将尽快把这项重大科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项目总协调人、漯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天源环保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松贺博士介绍说,目前该技术项目已经在河南投资了1亿元人民币,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建成并具备了规模生产能力,将于近期投产。
新闻背景
第一代生物陶技术于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研制成功,并在美国投入工业水处理应用;第二代生物陶技术于2008年研制成功并获得中国专利;第三代生物陶技术用于空气净化,用于消除空气中的苯系物,由我国环境科学家董良杰在中国2010年发明,并于当年申请了发明专利。该技术的核心部分是在陶瓷材料上实现定向、选择性吸附和固定功能。3月11日日本核灾难发生以来,由董良杰领军的跨学科研发团队,在原有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又进行了调整、更新和多方测试,终于在碘-131和碘-125等放射性碘同位素的定向吸附、固定上取得重大突破。(大河报□首席记者刘广超文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