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揭秘“地下救生舱”:防爆门可经受1000℃高温(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6/2011 10:34: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揭秘“地下救生舱”:防爆门可经受1000℃高温(图)

  试验室进行中。

  避难硐室内景。

  4月10日,我国首次井下避难设施载人现场验证试验在山西省潞安集团常村矿顺利完成。80名试验人员在模拟灾变环境下的永久避难硐室里安全度过了48个小时。日前,记者专访参与研发、试验的技术人员、矿工代表,请他们讲述“地下救生舱”里的生存体验。

  总体感觉比较舒适

  可与地面视频对话

  记者:此次试验有哪些内容?

  申海生(常村矿矿工):在两天试验里,前16小时是试验地面钻孔系统。地面通过钻孔将新鲜空气送进硐室;中间16小时是测试井下压风系统为硐室压风输送空气。前32小时硐室内都是新鲜空气,室内温度在24℃,感觉比较舒适。

  最后16小时测试的是舱内高压供氧。硐室内的高压氧气瓶放出氧气,储备的化学药剂吸收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因为没有外界气体交换,室内温湿度逐渐升至27℃,湿度70%。这时感觉有点潮湿。

  记者:避难设施内的生存条件如何?

  申海生:硐室有100多平方米,80多个人坐在排椅上并不拥挤。硐室里为我们每人每天准备了一个食物盒,里面有压缩饼干、能量棒、营养液、纯净水等。硐室两头小舱内的马桶收储了矿工的排泄物。

  因为模拟灾变场景,我们分成四组轮流睡觉,休息得还算不错。排椅和防静电的硐室绝缘胶质地板都可以躺,一点都不冷。我们有时会下棋、打牌、看杂志,还可以通过通讯设备与地面视频对话。

  记者:试验取得的效果怎样?

  韩强(潞安集团常村矿总工程师):这次试验成功验证了避难硐室内供氧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检测了各类设备仪器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可以说取得了成功。

  虽然试验进行顺利,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例如,为了保证良好的隔热性,硐室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岩壁使用了隔热填充材料,但这就造成硐室的散热有些不好。我们将对系统加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