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综述:年届10岁博鳌论坛再次鸣锣 亚洲赢得喝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5/2011 22:1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15日,2011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开幕。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新社博鳌4月15日电 (记者 赵建华)15日,年届10岁的博鳌亚洲论坛再次鸣锣。中、韩等亚洲国家之外,声称愿与亚洲加强合作的俄罗斯、巴西、西班牙、南非等非亚洲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现身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并发表演讲。

  从亚洲的资本市场、工业制造、资源能源供应、对外投资、产业转移、卫生医疗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各国政要、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对合作带来的机遇寄予希望。巴西总统罗塞夫希望,亚洲资本投向该国的能源、基础实施等领域。

  同世界其他地区加强合作的同时,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表示,占亚洲贸易总额九成多的13个经济体,2009年的近一半出口销往其他亚洲经济体,销往北美和欧洲的产品各有16%。而1999年,亚洲出口销售到北美和欧洲的比例,曾分别高达26.5%和18%。

  期间,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亚洲国家已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企稳复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表示,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如果没有亚洲国家,全球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将成倍增加。

  经济实力大增的亚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份额、投票权重正不断提高。眼下“风头正盛”的G20(二十国集团)里,即便不包括横跨亚欧的俄罗斯和土耳其,亚洲也占据了其中的六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沙特阿拉伯)。亚洲国家在世界面前发出的声音变得愈发宏亮。

  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未来5年,将着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权重越来越高,人民币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可以增加到SDR(特别提款权)一揽子货币中。

  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也非无懈可击: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发展不平衡性突出。

  韩国总理金滉植援引亚洲开发银行一位经济学者的话说,亚洲具有两张面孔,即光明灿烂的亚洲和饱受痛苦的亚洲。为实现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需要将因发展差距而“歪脸”的亚洲整合成一个“美丽的面孔”。

  对此,致力于整合区域经济、推动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的博鳌亚洲论坛将今年的年会主题定为“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和全新挑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表示,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使经济增长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