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驻陕西记者 雷恺):西安交通大学4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是继家鸡基因组、珍珠鸟基因组、火鸡基因组之后,中国完成的第四个鸟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其对于挽救和保护世界珍稀动物朱鹮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由西安交通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采用目前最先进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策略,科研人员从朱鹮的血液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再对DNA小片断拼接组装和注释,最终完成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朱鹮基因组计划协作组项目负责人李生斌教授介绍说,朱鹮基因组大小约为1.37Gb:“通过朱鹮基因组的研究工作来解释朱鹮灭绝的生命现象。朱鹮灭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生育能力下降,再一个就是它幼鸟成活率低,我们通过基因组的研究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朱鹮(Crested Ibis),又名朱鹭,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有“东方宝石”之称。20世纪中叶以来,朱鹮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世界上仅有陕西洋县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近一千只朱鹮,但他们的自然繁殖能力还很低。陕西国家朱鹮保护管理局局长丁海华说,现在朱鹮种群发展还是比较理想,但存在问题也很多。
丁海华说:“我们认为一个就是近亲繁殖对它的遗传发生了一些问题,包括它种群的质量问题产生的效应,虽然不是非常的严重,但已经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了。图谱序列这是比较前沿的科学,对我来说对它里面的东西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它绝对是个好事情,起码在解决朱鹮遗传、变异、近亲繁殖方面会有贡献吧。”
对此,朱鹮基因组计划协作组项目负责人李生斌教授介绍说:“现在朱鹮种群比较低,它的多样性对朱鹮的生存会起到一个决定性作用,我们有了朱鹮遗传学家谱的话,我们就可以人为地让的它多代性好的朱鹮进行交配,会增大这个种群的多样性,这个种群就可能保存下去。”
朱鹮具有快速趋向灭绝的生命现象特征,迄今为止,科学界对朱鹮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形态学等方面,而对其基因信息和遗传多样性等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则很少涉及。201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朱鹮全基因组计划项目组开始对陕西省内的朱鹮生存现状展开大量调研,提出“朱鹮基因组计划”。
据了解,现在绘制的仅仅是一只朱鹮的基因组序列图,下一步,他们将在这个序列图的基础上,对朱鹮的野生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进行抽样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郑南宁院士:“它不仅仅是对朱鹮研究有价值,而且通过朱鹮基因和其他禽类、哺乳类动物基因的对比研究,可以进一步找到这些濒危动物为什么成活率这么低,以及它们疾病、生存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当前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对基因带来什么变化,这项工作就可以为我们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