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县政府花公款让富豪去培训 钱花得值不值引争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4/2011 09:33:00   来源:北京晨报

  安徽无为县政府花费30多万元,让43名电缆企业老总去清华大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这些老总身家均过千万,资产过亿的不下十个人。县政府觉得这钱花得值,可以增强作为县经济支柱的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底钱花得值不值,大家颇有争议,而政府在家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上的焦虑背后,我们也可以读出更深层次的东西——该县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这些老总们的思维方式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能不能找到一个转型升级的最佳行径,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理解

  让时间检验成果

  富豪老总上清华学习由政府“买单”,我们不妨将这种行为看作是政府对“教育”和增强民企竞争力的一种“投资”。从社会教育意义上看,国企老总可以享受“公款培训”,为什么同为社会企业主体的民企老总就不可以?而且,任何一个教育投入可以先算一下“收益和投入比”,民企近年来日益占据我国地方收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民营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与垄断国企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在创造GDP、上交税金、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就业等方面,给国家做出过和正做出着巨大的贡献。就这个意义而言,公费享受培训反而是一种“公平”,况且和每年给国家缴纳的税收相比,人均约9000元的培训费其实不算多。

  不仅从接受“教育”的角度,民营企业主是适合的主体,即使将类似的免费培训看成一种“奖励”也未尝不可。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有对民营企业减免税收和政策帮扶的规定,给一些明星企业家减免一次9000元的培训费,实质上比类似的税收减免比例要低得多。这种“免费培训”看似政府的投入,倒不如说是对优秀企业主的一种“激励”和“奖励”。资金、政策可以用于扶持和奖励,换一种方式,改成“奖教育”、“奖培训”的方式来激励企业主也理所应当。

  当然,类似的政府“买单”培训民企老总,最大的争议在于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值不值的问题。我认为终归还是一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2005年浙江省曾为30名民企富翁投入42万元,到清华参加类似的培训,同样引人热议。实践和时间证明,这一举措效果颇佳:数年之间,浙江在步入国民收入超万亿元的同时,民企“牢牢”地创造着该省远超70%的GDP、60%的财政收入,有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在国内国际市场博弈中发挥着重要力量,这与民企老总素质提升是有关,更不排除与政府数年前“培训民企老总”的理念引入有关。

  强化民企素质、提升民企的市场竞争力已时不我待,也是让国内经济尽快实现结构转型的契机。一时无法完全理解的,对于地方政府的探索性实践,也不妨持冷静心态、看一看再评价。总之,如果这种教育性的投入,能以小的代价换来大的社会收益,就值得推广。毕晓哲

  质疑

  一厢情愿的决策

  或冠以“服务地区GDP”的标志口号、或为培养后备性人才,更有甚者,设立“富二代”培训计划,以财政税收为诸如此类的项目买单。江苏“富二代”培训计划、义乌政府掏25万培训费集训当地富二代、“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种种说辞之后自然是引来舆论一片哗然。

  政府买单的对象,按理说,多是关乎民生问题,譬如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性问题。而今多次出现政府花大手笔“一厢情愿式”地为高管富裕人群买单,这的确刺痛了舆论大众早已绷紧而又脆弱的神经。正如诸多网友所言,43名电缆企业老总绝非困窘之人,深造学习再怎么也用不着由政府买单。偏偏此时的县政府一副“不差钱”的姿态,信手拈来30万元一身豪气,羞煞人矣!

  公费买单怪象充斥媒体,从中管窥到的是忽视老百姓的相关领导“拍脑瓜子”决定。对此的各式看法,在民众眼里多是对于“钱要花在刀刃上”的主张。很大程度上,公款培训企业老总是在制造不公平,一直以来位居敏感话题行列,每每议论绝对把矛头对准相关部门决策者。理应成为孤本,但仍旧层出不穷,无为县再次走进了死胡同,为43名电缆企业老总学习买单,确实不靠谱。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