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在昨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表示中国2011年国防预算为6011亿元后,日本《朝日新闻》的评论表示出了担忧。
和《朝日新闻》一样,在美国、英国等大国以及日本、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的媒体和分析人士的评论中,“担忧”和“质疑”的字眼频频出现。
但也有外媒称,正如李肇星所说,面临全世界物价上涨这个大背景,增加的中国军费中,有很大一部分要用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而不是购买和制造武器,“中国的军事战略始终是‘防御型’的”。
日媒说三道四 声称增速快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2011年国防预算为60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7%。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斯利·华尔里德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称,中国的军费增加正在帮助中国构筑一个“更可行的现代军事力量”。她指出,五角大楼并不相信其增长比率仅仅是13%,所以希望中国能够“更透明,更细化”。
日本 《产经新闻》报道称,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在4日的发布会上说:“中国军费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对于GDP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比率。”
该报道引用前原诚司在发布会的话说,“中国是否在讨论研发航空母舰,或者是在开发隐形战斗机?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军事的实行存有大量的疑问。”
日本《朝日新闻》的评论认为,中国的武器正在急速追求现代化。报道甚至猜测,中国增加军费旨在“在14年内完成航空母舰的实战配备,以及进一步推进歼20隐形战斗机的开发”。报道还称,这仅仅是猜测,中国需要加强军事透明度,向国际社会说明增加军费的原因。
中国没有和美国展开军事竞赛
除了表示质疑和担忧外,也有一些媒体对中国始终坚持“防御型”国防战略进行了积极评价。
日本《东京新闻》分析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面临物价上涨的形势,中国军人的生活改善以及人才培养需要更多的军费投入。
日本《朝日新闻》的另一篇评论称,中国已经就增加军费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报道引用李肇星的话说,“中国考虑到人口众多、领土辽阔、海岸线长等问题”,军费的增加可以理解。
日本 《每日新闻》用一系列数字对中国增加军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报道称,从增长率来看,12.7%这个增长幅度相对于去年的14.9%还有所减少。再从国家GDP的角度来看,军费预算仅占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百分比还是偏低,并不让人感到诧异。此外,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说,这个比例与2009年和2010年国防军费占财政预算的6.3%相比,下降了0.3%。
路透社评论称,中国国防战略始终是“防御型”的,“中国并没有和美国展开全球的军事竞赛”,它只是加强自身的防御来牵制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后花园”。
印度也有媒体指出,印度虽然军费总额不抵中国的一半,但其占GDP总量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因此,印度军费预算占GDP的比率相比中国要高得多,中国提高军费预算不必太大惊小怪。
2月28日,印度财政部长慕克吉提交2011至2012财年军费预算报告,提出363亿美元的预算,比上一财年增加11%。
专家观点
中国军费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援少将表示,12.7%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军费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
罗援指出,中国军费增长应遵守两条原则:第一是“适度”,第二叫做“合理”。中国不去和任何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不去追高,也不去追规模,这是叫适度的原则。军费增长就是要最低限度地满足我国的国防需要,这叫“合理”。
本版文/实习记者 赵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