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人大代表建议超市收"入场费、陈列费"以受贿论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3/2011 14:52:00   来源:羊城晚报

  为让产品在商场中占据较好位置,商家主动或被动地向超市支付不菲的“入场费”和“陈列费”,在业界这已是人所共知的“规则”。很多人不满,但难以打破。

  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陈舒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些收取费用的超市应以“单位受贿罪”论处。她将向全国人大提出相关议案,建议为此修改刑法相关条文。

  厂家“送钱”属贿赂

  超市“索费”不追究?

  陈舒透露:“2007年5月到2008年2月,广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先后与佛山市47家零售商签订进场协议及促销陈列协议,支付陈列费、进场费共24.79万元,要求零售商按照其要求陈列和堆放系列商品,取得305.32万元销售收入,赚取了65万元利润。佛山市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认为,上述行为属于商业贿赂。日前,佛山市工商局依法对广州百事可乐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65万元、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不过陈舒称,目前没看到对收受贿赂企业的处理。

  对于超市向商家索取“入场费”“陈列费”,陈舒举了个例子:“大兴超市在某地小有名气,许多产品供应商都想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将产品摆到显眼位置。大兴超市很快划分出具体区位,各区位‘陈列费’明码标价,未交‘陈列费’的供应商产品则打入‘冷宫’。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大兴超市收取了当地13家供应商‘陈列费’共计126500元。”

  陈舒表示,尽管大兴超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供应商及决定如何陈列、销售,但无权将是否缴纳“陈列费”作为摆放商品的条件。此举侵害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妨碍公平竞争,是以给付现金的方式向供应商索要财物,符合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

  “单位受贿罪”有短板

  私企行为无法规范

  对于“广州百事可乐”商业贿赂一案,陈舒坦言,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佛山工商局最终只能处罚供应商,而收钱的零售商却可以“袋袋平安”(顺利落袋)。顶多需根据《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罚款区区3万元(据说还是供应商埋单)。

  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陈舒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单位受贿罪对收取“陈列费”“入场费”的单位进行处罚。现在的问题是法律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构成“单位受贿罪”。陈舒表示,1997年刑法制定时,初衷是重点保护国有单位的正常秩序,确保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本是很合理的,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明显提升,非法收受或者索取他人财物和利益、为他人谋利,已经不再是国有单位的“专利”。

  陈舒表示,依现行法律,如果民营性质单位实际上作出了“单位受贿”的行为,却不能以“单位受贿罪”论处,只能按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或者其他罪名认定和处罚,这是不合理的。应当将私有性质的单位也纳入到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内,这样诸如上述“陈列费”“入场费”的收取等行为,都将得到规范。

  鲁钇山、尹安学、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