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打好了,井房也建了,却没有通电。
没有水的旱井筒
中新网南阳2月25日电(记者 侯伟胜)去年麦播以来,河南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给冬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河南正处于抗旱关键时期,但在部分农村,农民看着田地里日渐枯黄的麦苗,愁眉不展,因为无处取水灌溉小麦。
无处取水并不是应为没有机井。“我们村机井倒是不少,可一大半都不能用。剩下的几口能用的,也是三天两头出问题,用的时间没有修的时间长。”2月25日,河南省方城县农民裴国胜看着田地里日渐枯黄的麦苗,紧锁眉头。
裴国胜是方城县杨楼乡杜凤瑞村农民,家里有田地20余亩,目前他还有超过一半的小麦没有浇灌。“提起浇地,我就觉得堵得慌。”裴国胜说,“2008年土地整理时,县国土局给我们村的3个村民组打了30多眼井,按说是全村土地都能用上井水。可直到春节后我们也没拿到一间井房的钥匙,这些井也一直没用过。春节后实在是旱得没办法了,村民就把锁撬开,撬不开的只能把门卸掉进去抽水。可没想到的是,这33眼井中有10眼是空筒井,还有15眼要么不通电,要么没安接水泵。剩下8眼井能出水,却没有安装闸刀、保安器。村民们只好凑钱买来材料把电接上。可这几眼井也不好用,有的抽个把小时水就不能用了,再抽就是泥沙;有的用不了几分钟就跳闸。”
在杜凤瑞村,村民提起机井,都是一肚子怨气。据村民反映,现在的机井不能出水的原因,除却未安装管线、不通电及漏水漏电外,更多的是机井本身的问题:一些是打井时没有淘井,致使泥沙淤积堵塞管道;一些是井内的蓄水管道安装偷工减料,设计深度七八十米的水井只下了四十来米的水泵,导致抽不出水;还有一些根本就是空筒井。据了解,杜凤瑞村有麦播土地3800多亩,目前浇灌的麦田还不到一半。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类似情况在当地较为普遍。杨楼乡乡长告诉记者,这些情况乡政府也很重视,已经将情况反馈到了县土地局。这些水井的“业主”——方城县国土局的马副局长告诉记者,2006年至2009年,该县利用国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在杨楼乡的7个村庄打了200多眼井,其中也包括杜凤瑞村。打这些水井,不包括配套设施,每打1米的深度工钱大概是200多元,这些井的深度大概在七八十米。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每打一口井,包括配套设施,费用不会低于2万元。
政府高价投资建造的机井为什么成了旱井?机井不出水能算合格吗?能通过竣工验收吗?对此,马副局长强调,2009年年初,这些项目已经通过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竣工验收,说明这些工程是合格的。为什么验收合格的水井却没有安装闸刀和保安器、有些竟是空井筒?马副局长称,出现这些问题,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在当初竣工验收时,县国土局已经向竣工验收组做出了解释,并得到了理解。
一直坚持水井不存在质量问题的马副局长最后说,接到村民反映,县国土局前一段时间已经和施工队取得了联系,并派专人在一线进行督导,争取早日解决问题。然而2月25日,记者在村子里采访过程中发现村民反映的问题仍然存在。
据河南省统计局地调队农产量与农村住户处的调查,类似于方城县杨楼乡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经调查的淇县、荥阳、博爱、新乡等地,均存在水井严重不足或枯竭,博爱县金城乡的西金城村,28眼新打的机井都没有电力设施配套;新乡县当地不少机井的高压线、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因管理不善被盗。(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