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刘晓明乘坐英国王室派出的马车,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国书。图为刘晓明在递交国书后,在中国驻英使馆前与夫人合影。 中新社资料图 魏群 摄
中新社伦敦2月23日电(记者 魏群)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22日晚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他在谈到“中国是否已在坐二望一,很快超过美国?”的话题时表示,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和GDP质量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不追求“虚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国强和民富。
刘晓明说,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看以下几对关键词。
一是“总量”和“人均”。尽管中国经济总量成了世界第二,去年达到5点8万亿美元,但人均GDP只有4300美元,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离中等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仅占英国的九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
二是“沿海”与“内地”及“城市”与“农村”。中国的沿海很发达,城市很繁荣,但是中国西部经济仍很落后,而且中国的城镇化率仅有46%,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3点23:1。
三是“制造”与“创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很多产品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中国完成,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中国处在国际产业链的末端。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粗放”与“集约”。有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国际水平的3至4倍,是英国的8倍。中国消耗了全球4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但仅创造了全球8%左右的GDP。中国经济发展效率还有待大幅提升,需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刘晓明在列举了上述关键词后表示,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和GDP质量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不是“谦虚”,也不是“虚伪”,更不是想逃避“责任”,而是中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中国长期的优先任务。中国不追求“虚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国强和民富。
刘晓明在演讲中还就“中国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中国今后是否还能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等话题进行了阐述。
刘晓明是应剑桥大学校长博里塞维奇爵士邀请访问剑桥大学的。访问期间,他还会见了剑桥大学校长及外事副校长,并与中国学者、留学生和英国师生进行了交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